缩略图

建筑工程预算审核要点及常见错误分析

作者

赵雯雯

身份证号:510322198612200048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阐述建筑工程预算审核的要点,深入剖析预算编制与审核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提升建筑工程预算审核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审核;审核要点;常见错误

一、引言

建筑工程预算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预算审核作为把控造价的关键环节,通过审查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可规避超预算、资金浪费等问题。随着建筑行业规模扩大与技术革新,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复杂度攀升,深入研究审核要点与常见错误,对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预算审核要点

(一)审核预算编制依据

预算编制需以充分资料为依托,审核时着重关注依据的合法性、时效性与适用性。合法性上,审查预算是否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政策与行业标准;时效性方面,检查定额、材料价格等信息是否为最新版本;适用性则要求编制方法与参数契合工程实际,不同类型工程应匹配相应定额与计价规范。

(二)工程量审核

工程量是预算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预算结果。审核时需对照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依据计算规则细致核算。重点排查重复计算、漏算与错算,对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复杂分项,要仔细核对尺寸、标高与数量,同时确保计算单位一致,避免单位换算错误。

(三)定额套用与单价审核

定额套用决定预算单价合理性。审核时检查定额子目与实际施工是否相符,防止高套、错套。单价审核涵盖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人工单价参考当地指导价;材料单价结合市场行情,通过调研或权威平台核实;机械台班单价审查其组成费用计算是否正确。

(四)费用计取审核

预算费用计取包含措施费、间接费、利润与税金等。审核时依据规定与工程实际,检查各项费用计取标准。措施费需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计算;间接费、利润与税金按规定费率和基数审查,避免费率误用、基数错误及费用重复计取或漏计。

三、建筑工程预算审核常见错误分析

(一)工程量计算错误

1.计算规则理解偏差: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不熟练或理解存在偏差,导致计算方法错误。例如,在计算挖土方工程量时,未正确考虑放坡系数和工作面宽度,造成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在计算墙体工程量时,未扣除门窗洞口、圈梁、过梁等所占体积,导致工程量虚增。

2.图纸识读错误:施工图纸是工程量计算的重要依据,若预算编制人员对图纸理解不透彻,可能出现漏算或错算。如忽略图纸中的细部构造、标注说明等,导致部分工程量未计入预算;或者看错图纸尺寸,造成工程量计算错误。

3.重复计算与漏算: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或缺乏条理,容易出现重复计算或漏算的情况。例如,在计算楼地面工程时,对楼梯踏步面层和楼地面面层的工程量可能存在重复计算;而对于一些隐蔽工程或小型构配件,如预埋铁件、管道支架等,容易被遗漏,导致工程量缺失。

(二)定额套用与单价错误

1.定额套用不当:未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定额子目,存在高套、低套或错套定额的现象。如将普通混凝土构件套用高性能混凝土定额,导致单价虚高;或者将复杂的施工工艺套用简单的定额子目,造成单价偏低,无法准确反映工程成本。

2.材料价格失真:材料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预算编制过程中若不能及时获取准确的材料价格信息,或对材料价格调整方法运用不当,容易导致材料单价失真。例如,采用过时的材料价格信息,未考虑材料运输、采购保管等费用,使得材料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相差较大;或者在材料价格调整时,未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规定进行计算,造成材料费用不准确。

3.人工与机械单价错误:人工单价未按照当地政策规定进行调整,或者机械台班单价组成计算错误,如遗漏某些费用项目或计算错误,都会导致人工和机械费用偏差,影响预算的准确性。

(三)费用计取错误

1.费率选择错误:对各项费用的计取费率理解不准确,未按照工程类别、地区规定或合同约定选择正确的费率。如将一类工程按照二类工程的费率计取间接费,导致费用计取不足;或者擅自提高利润和税金的费率,造成预算费用虚增。

2.费用计算基数错误:各项费用的计算基数应根据相关规定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若计算基数错误,将直接影响费用计取结果。例如,在计算措施费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时,未按照规定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之和作为计算基数,而是采用了错误的基数,导致安全文明施工费计算错误。

3.重复计取与漏计费用:在费用计取过程中,由于对费用项目的内涵和范围理解不清,容易出现重复计取或漏计费用的情况。如将已包含在定额子目中的费用,如脚手架搭拆费,在措施费中又重复计取;或者遗漏某些必要的费用项目,如工程排污费、社会保险费等,导致预算费用不完整。

四、改进建筑工程预算审核的措施

(一)加强预算编制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编制人员专业素养。培训内容涵盖法规政策、预算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套用等知识,同时加强施工图纸识读、施工工艺与现场管理学习,减少因专业不足导致的错误。

(二)建立健全预算审核制度

制定完善审核制度,明确流程、标准与责任。构建多级审核机制,包括编制人员自审、部门互审与专业终审,严格按要点审查,及时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建立审核档案便于追溯。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的预算编制和审核软件,提高预算编制与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预算编制软件能够自动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和计取费用,减少人工计算错误;审核软件则可以对预算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和错误。

(四)强化沟通与协作

加强预算编制人员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预算编制前,预算编制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确保预算编制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人员交流,掌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使预算更贴近实际施工情况。同时,及时与材料供应商沟通,获取准确的材料价格信息,保证材料单价的合理性。

五、结论

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明确预算审核要点,深入分析常见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预算审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审核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各方沟通与协作,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建筑工程预算审核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秦显程,王举. 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核管理要点分析[C]//2024人工智能与工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4:1-4.

[2] 张洁.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工作要点[J]. 中国招标,2025(1):183-185.

[3] 王红芬. 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编制要点与审核方法管窥[J]. 砖瓦世界,2022(6):106-108. DOI:10.3969/j.issn.1002-9885.2022.0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