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协同应用

作者

石蕴琪

120222198810154419

摘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的协同应用成为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核心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两者的协同应用模式,涵盖技术融合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引导保障等方面,分析其对城市信息化在治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优化、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剖析面临的技术瓶颈、产业协同障碍和人才短缺等挑战。针对性提出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协同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等发展策略,旨在为城市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通信技术;城市信息化;协同应用;发展策略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信息化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全新机遇与变革。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为城市信息的高效传输、处理与应用奠定基础,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则推动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两者协同应用成为城市信息化迈向更高阶段的关键路径。

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协同应用

一、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协同应用模式

1.1 技术融合创新模式

融通式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新路径。在智能交通情景下,5G网下的智能交通的交通摄像头、交通车载器、交通信号灯等设备即时交换信息数据,实现交通流实时监测及智能调度,降低道路拥堵程度,提升交通通行效率。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融通式创新。大数据被赋予了计算和存储的需求,云计算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给大数据提供平台,云计算又让大数据在各领域上搜集到海量信息,通过对城市交通、能源、环境等各领域数据的融合分析掌握城域运行态势,作出正确合理的城市决策,实现城域管理的精细化运行。

1.2 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协同赋能共生产业生态是新生产力和产业通信协同应用的重要保证。通信产业与新兴产业联动愈发密切,以通信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为载体,通信产业能够为人工智能设备提供快速、稳定的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而人工智能可以为通信产业在数据优化传输、智能化客服等方向提供技术支持,相互赋能,实现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中,通信技术也与传统产业实现协同,通过通信技术如5G、物联网等技术引入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生产设备联通、生产环节智能化转型,进而提高效率,优化品质。

1.3 政策引导与保障模式

政策引导和保障支持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协同应用的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通信技术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如通信基站建设补贴政策、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政策资源引导性设置,促使技术研发和发展。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政策之间的协同搭配,增强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协同应用的影响与挑战

2.1 对城市信息化的积极影响

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在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效率、提供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等方面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成效显著。智慧管理方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依据实时感知到的城市运行数据,对城市交通车辆数、水电煤耗量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予以实时的监测分析,以便快速发现信息问题、及时纠错等问题,从而达到城市精准治理的效果。通过实现对城市信息的实时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可以利用数据的信息精准定位到问题关键要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开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类型信息化服务。智慧医疗方面,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完成远程医疗会诊以及在线挂号看病等一系列智慧健康生活环节。智慧教育方面,借助网络,借助于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搭建,用户可以借助智慧教育的环境感知基础设施以及数据融合处理,实现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的获得。智慧旅游方面,旅游业借助5G网络构建高速网络大管道,实现云手机的互联互通,使得旅游交通行业能够通过使用互联网专线或者利用专线之间的无线组网,使更多游客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旅游景点,享受旅游产品和服务,也能借助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平台,享受智慧旅游的服务。在文化旅游、景观旅游等领域提供丰富应用的,一些偏远景区、景点,就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VR视频播放等方面的应用,也可以带动周边地域旅游业的发展。

2.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虽然协同应用有诸多利好,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很多。从技术上看,协同应用受制于5G覆盖不到位、协同过程中数据安全隐患、人工智能算法短板等技术难题。例如部分区域5G网络尚未实现全覆盖,阻碍了相关应用的拓展,数据在传输、存储期间存在被窃听、篡改的风险,威胁着城市的信息安全。从业界协同上看,由于产业间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缺失,缺少统筹沟通协调的平台,产业发展信息不对称,产品资源共享困难。利益分配不平衡影响了参与协同发展的企业积极性。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新质生产力和通信技术领域专才供大于需的矛盾突出,专才培养机制与市场存在脱节的现象,不能匹配协同应用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三、发展策略与建议

3.1 技术创新突破策略

增加研发投入力度。政府部门应设立科研基金,支持企业和科研部门进行5G、物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的项目给予奖励。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交流和互惠转移。由于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众多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最能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同时又拥有生产实践的经验,而通过合作,能够两相优势互补,加速技术创新步伐。

3.2 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构建产业联盟,有利于促进产业间协调。联盟成员的企业可以通过产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以及项目合作,共享各种资源和科技成果,提升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改善产业生态,主要从布局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融通发展等方面考虑,从而形成更好的产业氛围。

3.3 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是人才短缺的治本之策。高校及职业学校要适当调整专业开设,发展新生产力与通信类相关学科和专业,优化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一批创新型技术人才和应用型实用人才,出台引才政策,提升人才待遇,给人才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关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入到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来。

结语

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协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技术融合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和政策引导保障等模式,为城市信息化带来了治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和经济创新发展等积极影响。然而,目前协同应用仍面临技术、产业和人才等方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小聪.新质生产力与通信技术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协同应用[J].中国信息化,2025,(02):68-69.

[2]刁新钰.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