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代红

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中心小学 辽宁沈阳 110400

摘要;本论文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阐释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内涵,依托建构主义等理论,剖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碎片化、内容零散等问题及成因。针对性提出单元主题与目标整体化设计、教学内容结构化整合等策略,强调通过情境化学习活动与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表明,该策略有助于系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核心素养,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支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语文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学科,承载着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思维品质与审美能力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受限于单篇课文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目标分散、知识体系割裂、实践活动匮乏等问题,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大单元教学以整体化、结构化设计为特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从教材单元出发,打破单篇课文教学,对教学内容依据一个主题或任务进行系统整合和重构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高阶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达成知识的结构建构以及能力的迁移应用。如在“神话故事”大单元教学中整合不同神话类文本进行神话文化的探究、神话叙述特征的探究。

1.2 理论依据探讨

建构主义学说强调,学习就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大单元教学借助真实情境如设置“新闻发布会”“文化论辩赛”等活动,促动学习者积极在互动与实践中自主地探索知识。整合性课程理论强调从零碎知识走向系统整体,大单元教学通过主题统驭,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融合在一体,帮助学生构建完满的知识体系。再有,深度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实践,大单元教学通过设置挑战性任务如“写神话的续写改编剧本”,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促进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1.3 二者融合的必要性

大单元教学的高度综合性、实践性与核心素养综合性、实践性的内在逻辑高度一致。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条块化、教学内容分散化,无法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养成。大单元教学通过整体设计,集语言知识运用、思维能力训练、审美能力体悟、文化理解发展于一身,如大单元“四季之美”教学中,学生诵读诗歌、感知自然、抒情作文,同步发展学生语言运用、审美情趣、文化理解能力。而且,大单元教学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教学效能,为切实有效地达成核心素养“落地”提供有效载体。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教学现状扫描

小学的语文教学大多仍是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主体,教师依据教材章节的顺序逐一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多是一种较为固定的状态“生字教学—课文讲解—习题练习”过程,教学目标基本定位于掌握字词及熟记背诵课文,缺乏对于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的全面细化。教学形式偏向以讲述教学为主,学生多是听教师讲述,对教学主体性的关注不够,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多,对教学主体的地位缺乏更多的关注,学生以一种被动的态度聆听老师的教学内容,很少对课堂教学内容有自主深入的研究,课上大多是以接受式的教学状态为主。同时在课程评价方面,学生评价的主要对象仍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主,对于其学习过程当中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等方面难以进行准确把握。

2.2 现存问题剖析

课内教学内容碎片化,核心素养落实不全面。比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桃花源记》这两篇文言文课上分别讲授修辞方法“互文”,但在随后的写作指导时,学生可能并不能想到应用。在教学内容上,文段之间、单元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关联,学生无法形成体系。如“寓言故事”这一单元,教师倾向于一篇一篇讲解,指导每篇寓言的寓意,但没有引导学生归纳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学方式“形式化”,课堂中教师一味依靠教材和教参,缺少真实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评价“片面化”,只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片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能作出有效评价。

2.3 问题成因分析

教师方面。不少教师缺乏对核心素养深刻的认识,不懂大单元教学设计,喜欢沿用陈旧的教法。教学任务重,教师自身没有精力来不断更新教学思路、方法。学校的课程开发不足,没有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素材、方案;教学过程中对课文进行研究的教研活动较多,缺少大单元教学的教研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利于大单元教学改革,缺少足够的激励举措,缺乏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动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3.1 单元主题与目标的整体化设计策略

根据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要求,依据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主题单元。比如,“传统文化”,古诗词、民间故事、中国传统节日等。分层次、相关联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强调知识的积累,如学习古诗词中的典故,能力目标关注思维和表达,如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等,素养目标重视继承和弘扬,如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同的课时目标逐层递进。

3.2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合与拓展策略

调整教材章节,重组整合教学内容。在“革命文化”大单元中,将革命题材课文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革命人物事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结构化知识整合,同时向外拓展学习内容,如推荐阅读《小英雄雨来》等课外书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学生的多元体验,最后学科整合,如语文结合美术,如“绘制革命故事插图”。

3.3 学习活动的情境化与任务驱动策略

构建学生身边的生活真实情境,激活学生兴趣。在“自然观察”大单元中,教师带学生到校园参观植物,开展“植物的生长记录”项目活动。设计任务驱动学习,如在“童话创编”单元中,教师布置“创作一部童话短剧”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利用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剧本设计、角色扮演。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虚幻的学习情境,如通过VR虚拟技术,让学生体验空间站的任务,“科幻文学”单元教学。

3.4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过程性策略

搭建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家长评价。在“口语交际”单元中,教师从言语清楚、条理性等方面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互评借鉴其他同学的长处,家长也能看到学生在家中的语言实践活动。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通过明确理论基础、剖析教学现状、实施系统策略,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学校与教育部门也应加强资源支持与评价引导,共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宝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5,(03):112-114.

[2]刘晓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5,(05):62-64.

[3]邱丽敏.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5,(0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