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舞蹈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

侯倩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艺术学校 012000

引言: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舞蹈专业教学模式也要随之进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中职舞蹈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和舞蹈素养,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中职舞蹈专业教学中,面临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方式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不能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还会影响到中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到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此,中职教师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工作中的竞争能力。首先,在开展中职舞蹈专业教学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模式,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授舞蹈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和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其次,在进行教学实践时,要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有关的舞蹈背景。最后,在开展舞蹈活动时,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去,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编创、编排、表演等活动。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建设

在中职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进程中,要将舞蹈专业教学与现代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明确中职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舞蹈表演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其中,“舞蹈表演能力”是指学生在舞蹈过程中,通过身体动作、表情、情感传递等方式,将作品的内涵、情感和意境有效传达给观众的能力,是舞蹈艺术中连接作品与观众的核心要素;综合素质指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除了核心技能外,所具备的多方面能力、知识储备和品质修养的总和,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素养、文化理论素养、创造力与编舞能力、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实践能力;文化素养则是指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支撑其理解舞蹈内涵、提升艺术表达深度;多方面综合培养才能为企业培育出适应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应以校企合作作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设计当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带到企业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这样既能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又能让他们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三、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中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中职院校学生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中职舞蹈教师在建立课程体系时,要密切地与市场要求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中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实践指导,以推动中职院校舞蹈教育的改革。舞蹈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实践性是提高其实际应用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院团进行学习和实践。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广场等场所进行实地体验和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能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能力。此外,通过实施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对于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而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舞蹈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并在师资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目前中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对舞蹈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目前中职院校的教育需求,强化对舞蹈教育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引导。二是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构建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进修,与大型舞蹈机构、剧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四是鼓励和支持舞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技能大赛,以赛事为抓手促进教学提升,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倒逼教学能力精进、推动教学方法创新。

五、创新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中职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使其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中职院校舞蹈专业传统课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方法,这种形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常识方面,但是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方法。在此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就所学到的有关舞蹈内容展开探讨与分享,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动作捕捉系统可以精准地抓取学生的动作、表情与神态,实时数字化驱动,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在 VR 下还可以渲染不同的表演特效,打造沉浸式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六、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中职舞蹈专业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综合考核。在中职舞蹈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的考核。通过这两方面的考核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在综合考核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进行综合性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多方面考虑学生的表现。

总结:在当前的中职舞蹈专业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校企合作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舞蹈专业人才。所以,在开展中职舞蹈专业教学工作时,要对相关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和发展,不断地促进中职舞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侯芳滢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舞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J]. 尚舞 , 2024(12).

[2] 勾天博 .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思政创新路径的实践研究 [J]. 大学 : 教学与教育 , 2023(1):165-168.

[3] 王开 .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困境与前景展望研究 [C]//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论坛深圳分论坛论文集.2023.

[4]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评《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协同发展研究》[J]. 果梅 ; 靳彪 . 中国教育学刊 ,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