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米热姑丽·托乎提

喀什市文化馆 新疆喀什 844000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新媒体技术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传播力,正在改变传统文化活动的形态,近年来全国文化馆积极探索新媒体应用,开展线上直播、数字展览、短视频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新媒体不仅拓展了文化馆服务群众的渠道也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新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极大改变了文化馆的服务方式以及活动形态,当下全国大部分文化馆都已设立官方网站并且开通社交媒体账号,逐渐朝着数字化转型迈进,据相关统计,在国内文化馆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里,超过一半融入了新媒体元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状况下,线上文化活动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各地文化馆纷纷推出云课堂、艺术直播、网上展览等数字化项目,使得群众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然而在新媒体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一部分文化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够到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发布层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不够充足,对创新项目的开展形成了制约,硬件设施的配套不够完善,对活动效果产生了影响,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参与度不高,数字鸿沟问题仍然需要加以重视 [1]。

二、新媒体技术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运用

(一)直播互动平台搭建

文化馆主动探寻“云端”互动新形式,构建起多元化的直播平台,在硬件配置层面,设置专业直播间,配备高清摄像机、专业音响以及补光设备等各类器材,以此保证直播画面和声音的质量,于软件应用方面,借助抖音、快手等主流直播平台,举办艺术培训、非遗展示、读书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在直播过程中运用弹幕互动、连麦对话、在线答疑等功能,提高观众的参与感。文化馆还研发专属直播小程序,达成活动预约、资料下载、互动交流等功能的整合,部分文化馆尝试多机位切换、虚拟场景等技术,提升直播的视觉效果,依据直播数据分析,及时对内容策划和呈现方式做出调整,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二)短视频内容创作

短视频平台给文化馆给予了全新的传播途径,其创作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文化馆组建了专门的短视频创作团队,开设了特色栏目,制作关于非遗技艺、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主题的内容,借助采用趣味性解说、创意剪辑、特效包装等表现手法,以此提升视频的吸引力,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制作时长不同、节奏不同、风格也各异的短视频作品。借助话题标签、互动挑战等平台所有的特色功能,扩大传播范围,文化馆还鼓励群众参与短视频创作,举办创作大赛以及作品展示活动,培养文化传播方面的新生力量,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大多时候能获得平台推荐,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2]。

(三)数字展览呈现

数字技术给文化展览给予了全新的体验形式,打破了传统展陈的限制,文化馆借助 3D 建模、全景摄影等技术打造虚拟展厅,使得观众可随时在线观看展览,借助运用 VR/AR 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呈现文物细节,提高了展览的沉浸感,在实体展览中融入如触摸屏导览、体感游戏、智能解说等数字互动装置,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建立展览数据库,对展品开展数字化采集与存档工作,达成永久保存以及在线共享的目的,开发展览小程序,提供展品讲解、线路导航、预约预订等便利服务,数字展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优质展览资源可惠及更多群众。

三、新媒体赋能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路径

(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文化馆在积极探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全力打造“互联网+文化”服务体系,线下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直播环节,以此来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线上则开设了活动预告以及精彩回放等栏目,延伸活动的时效,还建立起活动数据分析系统,用于收集用户反馈,依据反馈针对性地优化服务内容,同时推出云端艺术培训课程,学员可选择线上学习或者线下交流,另外举办跨区域联动活动,打破地域限制以促进文化交流,并且开发智能场馆导览系统,运用数字地图、电子地标等技术,提高现场服务效率。

(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文化馆积极希望能够构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对各类文化资源给予整合,其打造了有统一标准的资源数据库,将非遗项目、艺术作品以及活动视频等内容收纳其中,同时开发了资源检索系统,以此达成快速查询以及精准推送的目的,还搭建了馆际交流平台,促使资源可实现互通共享,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文化馆依托云存储技术,以此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设计了分级权限管理机制,用于规范资源的使用与传播,另外开发了资源管理后台,方便工作人员开展维护更新工作,还推出了移动端应用程序,让群众可方便地随时访问资源库[3]。

(三)移动终端服务优化

文化馆重视移动终端服务体验优化,提升便捷性和实用性。开发适配多种终端的应用程序,支持手机、平板等设备访问,优化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门槛,完善用户个性化服务,根据兴趣偏好推送活动信息,构建智能客服系统,提供在线咨询和问题解答,增强移动支付功能,便利活动报名和票务购买,推出离线下载功能,解决网络受限情况下的访问需求,定期进行系统升级维护,保障服务稳定性。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给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给予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借助创新运用直播互动、短视频创作以及数字展览等新媒体形式,文化馆突破了传统服务模式的限制,达成了服务效能的提高,未来文化馆需要持续深入新媒体应用,探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搭建资源共享的新平台,优化移动终端的服务体验。在数字技术与文化活动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文化馆会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契合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煜明 . 新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J]. 数字通信世界 ,2025,(04):114-116.

[2] 江婷婷 . 数字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J].中国民族博览 ,2025,(02):87-89.

[3] 柴瑞 .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研究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4,(2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