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绿色低碳关键节能技术研究

作者

郝同江 袁金虎 甄俊龙 胡小龙 武聪 汤发荣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江苏威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1 智能化系统绿色低碳痛点分析

传统的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在设计、建造和运维阶段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建造时还是采用常规的核心 - 汇聚 - 接入三层架构,各层网络设备均需配置单独的设备用房,房间内需配套提供空调、照明等设备,大大增加数据中心运行阶段的能耗,同时布线时使用到大量铜缆,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2)设计时系统性考虑不足,导致各个系统各自为政,存在严重的孤岛问题,无法进行有效联动,导致很多有价值的能耗数据被白白浪费,无法充分挖掘节能潜力。(3)系统控制策略比较粗散,往往一套策略贯穿全生命周期,且后期随着机房负载的变化,无法进行有效调整,导致很多节能空间被白白牺牲掉。(4)运维过程中过度依赖人工,自动化水平低,很多重复的工作只靠人工来完成,同时缺乏有效的故障预警和诊断机制,往往都是等着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消耗过多的人力资源。

2 智能化系统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分析

2.1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中心设备监控中心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与神经网络模型,极大地增强了对数据中心设备监控的精确性与即时性。在设备状态监控进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从海量运行数据里提炼关键特质,实现对设备性能的全方位评判。智能监控体系采用异常检测算法,能迅速甄别设备运作时潜在的故障风险,诸如处理器过热、内存泄漏抑或网络延迟等状况,并即刻发出预警。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将视频监控、环境传感及设备日志予以整合,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多维度剖析。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动态优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为设备运行资源调配与负载均衡给予精准指引,进而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行效能。

2.2 建立健全网络故障的预测预警机制

在数据中心的网络运行过程中,由于网络传输错误或者设备瞬间异常等原因会产生一系列的异常数据,如果不对这类数据做出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后续数据分析工作的准确性。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网络运维需求,高效剔除这些异常数据,保障后续数据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为此,在网络运维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优势,包括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孤立森林算法等,在此基础上构建异常数据检测模型,以此对网络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与大多数数据点分布差异较大的数据点,将其判定为异常数据。还应采用如自编码器这样的深度学习模型,学习正常的网络运行数据并建立模型,重构正常数据的特征。当输入数据为异常数据时,模型的重构误差会明显加大,判断该数据为异常数据,据此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高数据中心网络运行效率。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数据中心的网络运维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其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在网络运维实践中,可以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故障预测模型,通过对数据中心网络的多个性能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决策树结构。决策树的每个节点基于一个特征进行分裂,通过对历史数据学习,确定每个节点的最佳分裂条件,从而将网络运行状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预测网络运行是否会发生故障以及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在具体操作中还可以发挥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优势,以其中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STM,通过引入细胞状态及门控机制,让网络能够选择性地记住和遗忘信息,从而更好地处理长序列中的上下文依赖关系)为例,通过服务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 CPU 温度、风扇转速等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训练,使其可以学习到正常运行状态下这些数据的变化模式,当网络的运行状态逐渐偏离正常模式,即可提前发出预警,让运维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如提前进行资源调配、更换故障硬件等,从而避免故障的发生,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3 可视化展示

为方便运维人员理解和分析资源池架构及关系,运维平台提供可视化展示功能,可基于图形化界面对资源池的结构、关系和全路径搜索结果进行直观展示,从而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高了互联网域名运维的精细化水平。

2.4AI 驱动的动态制冷优化

传统制冷系统采用固定温度设定,导致过度制冷。AI 算法结合实时温湿度、服务器负载等数据,动态调整制冷策略,如:预测性制冷: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负载,提前调整制冷量。热点消除:利用传感器网络识别局部热点,定向增强冷却。自然冷源利用:在低温季节采用新风冷却,减少机械制冷需求。

2.5 智能执行层:协同控制硬件体系

执行层通过三类智能设备实现节能策略落地:​模块化制冷设备:采用磁悬浮变频冷水机组 + 列间空调组合方案,制冷能效比(COP)达 5.8,较传统方案提升 45% ;​智能微模块:将服务器、电源、制冷单元集成化设计,热密度支持 10kW/ 柜至 50kW/ 柜灵活配置;储能与微电网系统:配置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充放电效率 92% ),实现峰谷套利与应急供电双重功能。

2.6AI 智能调优技术

空调系统由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末端空调等组成,各设备之间存在强耦合性,冷源和末端任一设备的影响都对整个系统能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系统的节能优化涉及因素复杂多样,相对于仅优化单一和局部设备参数,都无法全面有效地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在运维达到一定成熟度后,单纯凭借硬件节能或者基于人工经验的简单调优,都已经无法满足能耗进一步降低要求。由于AI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快速准确地处理大型数据集的能力,能通过算法和数据的优势对空调链路端到端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并建立预测和全局寻优模型,以系统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导向。

结语

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是信息通信行业迈向绿色、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运维不仅有效应对了数据中心复杂性与能耗挑战,还提升了运维效率与管理精准度。从超大型到边缘型数据中心,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如故障率降低、能耗减少与运维成本削减。未来,随着智能化运维体系的全面构建、信息通信技术与运维管理的深度融合,以及行业创新与价值延伸的持续推进,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将为信息通信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的繁荣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魏文豪,韩振东,杨猛,等 .“双碳”目标下新型绿色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J]. 邮电设计技术,2022,(12):32-36.

[2] 卜昆 .“碳中和”驱动下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J]. 信息系统工程,2023,(12):56-59.

[3] 赵伟 . 关于智慧校园全光网建设的探讨与实践——以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全光网覆盖为例 [J].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3,(0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