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佘志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350200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政治教学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着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的连贯性和思维的深入性,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的零散和浅显问题。在政治课程中,大单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课程的核心概念,而且能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处理能力。

1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1.1 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大单元教学不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着重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一模式,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发散性思维。教师应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观点,以此提升创新能力。在编排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还需设计实践活动,如基于理论创设情境教学,既增强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也丰富学习体验,助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1.2 提升教学吸引力

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秉持终身学习态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度缓解政治教育的严肃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和策略,运用多媒体和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中吸收和转换知识。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教学中,教师还应融合不同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知识吸收效果。

2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优化教材内容,构建大单元教学策略

大单元教学本质上是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的整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教师需细致研究教材,将各课时、各阶段、各学科间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从而重塑大单元教学内容,提升内容的衔接性和逻辑性。具体操作上,教师需首先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制作思维导图来串联相关知识,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助力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需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融合其他资源,保证单元教学的精准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积极探索。以必修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通过查阅教材目录、单元指南和课本内容,可聚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核心主题,搭建单元教学框架,融合“公有制”、“两个毫不动摇”、“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等知识,使学生清晰直观地掌握单元核心知识点。同时,教师能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合教学资源和重塑单元内容时,教师除了使用教材,还应注意引入其他真实可靠的教育资源。

2.2 打造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它通过将知识以隐性的方式融入具体情境中,使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探究知识的核心价值。在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中,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迅速且高效地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等相关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实施大单元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图像和视频,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与发展。通过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感官,引导他们进入学习情境,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因和理论基础,增强对这一体制的认同感。接着,教师可模拟市场环境,让学生扮演生产者、监管者和消费者等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知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与规则,从而在不经意间掌握相关概念并提升实践技能。随后,教师可以引入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和市场准入改革的案例,为学生留出分析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深入分析案例,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状况,并思考为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

2.3 构建单元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索

在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为适应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重视多样化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任务驱动型、议题学习型、小组探究型等,营造多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研究,提升其综合素质。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课程为例,教师可依托单元核心知识,运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在单元框架内精心设计实践任务,开展以任务为核心的学习活动。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基于单元内容探讨我国经济体制的构成特点,系统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轨迹和时代背景,以此作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与课程内容结合,通过案例展示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并研究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单元知识。再如,《人民当家作主》单元教学,教师可以运用议题式教学和小组探究法,开展议题学习活动,以“挖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为核心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探究原则,将复杂议题分解为多个小议题,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演变历程与实践价值”“民主选举、监督、决策的关键作用”“权力机构与民众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议题,进行小组深入探究。

结语

基于新课标理念,大单元教学的价值不容忽视。教师必须对标准要求进行精准把握,并高效整合资源,推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为了保障政治大单元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主导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清晰把握单元知识与课时目标之间的衔接,强化单元知识在教学中的连贯性,挖掘知识点的融合点,优化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连贯的学习体系中,政治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丽霞.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探析[N].山西科技报,2024- 09- 06(B07).

[2] 高兴. 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应用研究[D]. 陕西理工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