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优化途径研究

作者

李琪

嘉祥县老僧堂镇秦庄小学 272000

引言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它有助于将学生的感受、体会、经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文字,展现他们的认知、见解、思想和情感,进而推动他们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充分发挥写作教学的作用,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科学指导,并强化日常练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训练,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素养。

1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1.1 增强学生的总结归纳技巧

儿童阶段是能力飞速成长的阶段,存在广阔的提升潜力。因此,教师需深入掌握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表达观点、提炼真理、哲理与道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策略进行写作训练,如交流、互动、鉴赏和观察等,助力学生积累生活与学习经验。鼓励学生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需求与情感。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表现,不断优化教学方案,积极与学生互动,科学评价学生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1.2 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技巧

语文教材涵盖汉字、语法、句式、语篇等板块,知识点层层递进,结构严谨,相互关联。教师应从具体问题入手,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应巧妙设计开放性、综合性、拓展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通过问题将知识串联,主动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融入个人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感悟问题背后的真谛,从而全面提升写作水平。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2.1 利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审美与创造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强调,教师需遵循写作教学规范,培育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辨识美、体验美、创造美,通过写作练习增强创新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审美水平,组织作品鉴赏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法深入经典作品,结合作者生平、人物经历进行联想,融入个人情感,以此提升审美鉴赏力。同时,教师可挑选具有美感的作品,通过审美教育引导学生鉴赏文章之美,掌握写作技巧,形成个人写作风格。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将想法融入创作,展现个性,提高作文层次。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中,课后教师可创设主题情境,挑选学生喜爱的节日情境,让学生回忆节日庆祝经历,交流感受。以节日习俗为主题,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创作,融入个人观点,写出心中的节日情境。写作前,教师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规划框架,确保作文的完整性、层次性和逻辑性。随后,根据情境体验填充内容,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节日氛围和象征意义,奠定情感基调,用语言表达真实感受,使情感融入作文,创作佳作。

2.2 加强写作方法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需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与丰富情感,更需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写作技巧。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情感,更要强化写作技巧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真情实感得以生动展现,提高作文质量,促进写作能力提升。分析当前小学生作文写作情况发现,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存在语言使用不当、逻辑混乱等问题,导致表达不清,内容杂乱无章,缺乏深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如运用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让学生学会多种写作技巧,使作文更生动,提升写作素养。

2.3 以读促写,提升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

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犹如枝头并蒂之花,相互依存。为此,在提升写作教学成效时,教师可融入阅读元素,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汲取精华,借鉴优秀词句和段落,从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增强个人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记录、背诵优美词句和经典段落,积累素材;同时,开展仿写练习,提升学生的仿写技能,为后续写作打下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明确主题思想,掌握文章结构,以饱满的情感进行阅读与写作,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2.4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依托生活实践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场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学生能巩固基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写作素养。教师可创设生活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从中感知、体验、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积累写作素材。通过亲身经历,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感受转化为文字,逐步提高作品的真实性和丰富度,提升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生活。例如,在教授《那一刻,我长大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家庭入手,搜集写作素材,整合信息,回忆与父母的生活点滴,回顾自己的经历。观察与家人相处的模式,从感兴趣、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事情出发,确定主题、写作方式和类型,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这样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整合、思考和归纳概括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何时觉得自己长大了,如何表达这种想法。后期,鼓励学生与父母多交流,实践自己的想法,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李娟娟《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新课程》2023 年第 38 期。

[2] 王萱《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3 年第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