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

耿艳霞

灵寿县三圣院乡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500

引言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建构有效的课堂模式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初中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在这一阶段积累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和习惯对未来学习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必修课,对于学生来说,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以新课标为导向,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策略,将更多优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在短暂、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1 初中语文课堂特征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课堂教学具备综合性、层次性、关联性、人文性、启发性和学术性。从宏观层面讲,核心素养定义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是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底层逻辑。教师需遵循核心素养指标,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开发,引领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探究。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文字,学会遣词造句,还需要理解文本内容,一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从语言构建与运用、语言思维、审美表达、文化意识等 4 个维度进行全面探索。而层次性则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指标有一定差异和变化,教师需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开展适应性教学。除此之外,核心素养中的四大元素强调实践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需要以语言输出表达为实践点,带动学生对语言知识、审美元素、语言思维以及文化元素进行灵活应用探究,提高学习品质。

2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智能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变化与挑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智能化教学的路径。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基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在智能教育大潮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向智能化转变。过去,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已经逐渐被打破,智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能教学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智能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开展在线教学或者远程教学。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拓展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3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3.1 融入游戏,激活课堂

爱玩是初中生的天性,游戏是他们快乐的天堂,从游戏中学生可以获得无限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遵循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将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兴趣,激活课堂氛围。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如古诗接龙、成语接龙、复述课文故事等,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丰富语言积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初中生爱表现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情景游戏,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自主设计剧本、自主分配角色,将教材中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并用分角色扮演、分组表演的形式进行演绎,引导学生在表演和欣赏中更深刻地体会每个角色人物特征,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采用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手段,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 拓展写作表达素材

写作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方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写作与表达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源,需要拓展写作表达素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课为例,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论语》等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文本筛选出关键语句,并理解文章大意。在写作课上,学生需要客观认识到立意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并从阅读过渡到写作,学习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学生应能够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物品,学会突出中心,并在文章中准确表达情感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写作表达素材,指导他们从一句话拓展到一个段落,再拓展到多个段落,最终写出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在串联写作和表达素材时,学生需要合理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事物、时空、情感等,并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关系,以增强段落之间的层次感与逻辑性。学生可以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入学时向先生发问的详写方法,略写读书、对课等方面的内容,详略得当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突出文章中心。拓展写作表达素材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建构能力。

3.3 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优化考核方式

在建立新的课堂教育模式时,要持续改进评估方式,对学生的评估不能有统一的规范,而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分级评估的方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认可。通过激励和指导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感觉,这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无论是在评估方式还是评估标准上,老师们都应谨记“分层次”的原则,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拓展和提升。例如,《出师表》这一课,由于它既是一段需要背诵的文章,又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在考核时,不能仅关注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的同学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能看出他们曾经用心背诵,且学习态度很好,老师应对他们的成绩给予激励,认可他们的勤奋和努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建立自信,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用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老师们不应摧毁他们的自信,反而要发掘和释放他们的优点,使他们的才能得以提升,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正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新课标要求重新梳理“高效”的定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我们致力于通过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公,并结合小组合作、情景模拟和根据具体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并在探究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裕长 .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J]. 读写算 ,2024(8):47-49.

[2] 何柳芳 .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3(41):23-28.

[3] 李秋菊 .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2(15):44-45.

[4] 余盛凤 . 浅析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 考试周刊,2022(1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