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庞文燕

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 昭觉县竹核镇中心小学 616150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指导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理念。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承担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目标单一、内容浅表、方法传统等问题,难以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

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与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深层次的契合性。从目标维度看,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与阅读教学的多重价值高度一致。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发展语言、启迪思维、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建构方面,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范例和实践机会。通过接触多样化的文本,学生能够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表达方式,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经验。思维发展层面,阅读过程本质上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在文本解读中得到充分锻炼。优质的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审美鉴赏维度,文学作品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得以发展。文化传承角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教学成为文化传递和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渠道。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有机统一,共同构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完整价值体系。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理念方面,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仍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字词解释、内容理解和简单感悟的层面,缺乏对思维过程、审美体验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这种浅表化的教学难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单一化倾向。教材文本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课外阅读资源引入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文本解读往往局限于教参提供的标准答案,缺乏多元解读和个性化理解的空间。这种封闭的内容体系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视野的开拓。

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 " 填鸭式 " 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缺乏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应用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深度参与。统一化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教学评价侧重结果性评价,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测试成绩。对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等素养维度缺乏有效关注。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纸笔测验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状况。这种评价导向使得教学难以突破应试的桎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体系

目标重构策略强调从单一知识目标转向多维素养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统筹考虑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设计层次化的目标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确定差异化的素养发展重点。低年级侧重语言积累和阅读兴趣培养,中年级加强思维训练和审美体验,高年级注重文化理解和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内容优化策略主张构建丰富多元的阅读内容体系。在用好教材文本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形成 "1+X" 的阅读内容结构。注重文本类型的多样性,包括文学作品、实用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关注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既包含传统文化经典,也纳入现当代优秀作品。通过内容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和更丰富的素养发展资源。

方法创新策略提倡采用符合素养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运用问题导向教学,通过高质量问题引发深度思考。创设真实情境,使阅读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采用项目式学习,在综合性阅读活动中发展多元素养。注重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提供差异化支持。

评价改革策略主张建立促进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多元评价,关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是最终结果。采用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阅读轨迹和进步历程。开发表现性评价任务,如读书报告、创意表达等,全面评估素养发展。鼓励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评价引导教学转向素养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阅读教学实施建议

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素养导向教学的关键保障。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深入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及其教学转化路径。组织专题研修和课例研究,帮助教师掌握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方法。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经验分享和协作成长。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施素养导向教学的能力和信心。

课程资源建设为教学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开发配套的阅读资源包,包括拓展文本、教学设计、评价工具等。建设班级图书角,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支持个性化学习。整合校内外资源,如图书馆、文化场所等,拓展阅读空间。通过丰富的资源支持,为素养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管理创新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调整教学安排,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改革评价制度,将核心素养发展纳入考核指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学创新。加强教研活动,聚焦素养导向的教学问题研究。完善家校沟通,争取家长对阅读教学改革的理解支持。通过管理创新,为教学转型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差异化实施策略确保改革的适切性。根据不同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渐进式改革路径。先行开展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针对城乡差异、学生差异等情况,制定灵活的实施方案。关注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个别化支持。通过因地制宜的实施策略,确保改革措施切实可行、取得实效。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目标重构、内容优化、方法创新和评价改革等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实施素养导向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协同支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文本类型的素养培养路径,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持续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实践,将有力促进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秋萍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 读写算 ,2025,(19):115-117.

[2] 危莲凤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1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