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幼儿园剪纸课程游戏化活动策略

作者

太立鹏

保定市满城区直属幼儿园 072150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幼儿园开设剪纸课程不仅可以使幼儿接触并认识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游戏化活动这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幼儿园剪纸课程,可以给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效果。所以,对幼儿园剪纸课程中开展游戏化活动的策略进行探究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园剪纸课程游戏化活动原则

幼儿园剪纸课程游戏化活动设计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系统化的设计将艺术教育和游戏化教学深度结合起来,趣味性原则在游戏化设计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幼儿的认知发展正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对于直观、形象的东西有着自然的兴趣,剪纸课程需要把剪刀、纸等工具变成富有情趣的游戏道具,通过拟人化剪纸主题设计、角色扮演元素融入等方式,使剪纸过程变成了一场奇幻色彩浓厚的探索旅程,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的热情[1]。

发展适宜性原则,强调活动设计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3 - 6 岁时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小班幼儿可以设计一些以直线和弧线剪裁为主要特征的简易图形,比如剪面条和小饼干来锻炼手的抓握和切割能力;中班的幼儿可以尝试进行对称的图形裁剪,例如蝴蝶和花朵,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和对称审美;对于大班的幼儿,幼儿可以尝试组合图形和立体剪纸,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抽象思维和复杂操作技巧的进步。同时注重幼儿个体能力的差异并制定分层的任务目标,以保证每一位幼儿在“最近发展区”中得到发展。

二、幼儿园剪纸课程游戏化活动策略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营造提高幼儿对剪纸兴趣的物质人文环境。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夯实游戏化教学根基。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幼儿园剪纸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剪纸非遗传承人分享经验。开展园内研讨活动,围绕“剪纸游戏化的设计原则”“如何在剪纸中融入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等主题,鼓励教师交流心得,碰撞思维火花。

营造剪纸的物质及人文环境,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创设剪纸主题区角:在班级内设立专门的剪纸区角,布置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剪纸作品展示墙,展示幼儿和教师的优秀剪纸作品。提供丰富多样的剪纸工具和材料,如安全剪刀、彩色卡纸、皱纹纸、亮片、胶水等,满足幼儿不同的创作需求。同时,投放剪纸步骤图、剪纸故事绘本等,帮助幼儿了解剪纸知识和技巧,打造园内剪纸艺术氛围。开展剪纸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剪纸主题活动,设置剪纸比赛、剪纸故事表演等环节,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二)在剪纸活动中融入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在剪纸活动中融入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可结合各领域核心发展方向,设计针对性的游戏化环节,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全面发展。比如融入故事与角色扮演,将剪纸与故事、儿歌相结合,教师在开展剪纸活动前,通过讲述有趣的剪纸故事或念唱剪纸儿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在剪小兔子时,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同时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在游戏中体验剪纸的乐趣和价值。在剪纸活动结束后,为幼儿提供分享和交流的机会。幼儿可以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思路,倾听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营造积极互动、相互学习的人文氛围 ;在剪纸活动中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学会分工合作、分享材料,在游戏中发展合作和规则意识;通过剪纸认识几何图形(如剪正方形、三角形拼成房子),理解“对称”(如剪对称的蝴蝶,观察左右两边一样)、“等分”(如把长方形纸剪成两个一样的小长方形)等概念,在剪纸游戏中探索认知与思维发展。

(三)以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设计趣味剪纸主题。

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在班级设置古风装饰的剪纸区,悬挂红灯笼、中国结,陈列传统剪纸纹样图册、皮影道具等。提供宣纸、彩纸、金箔纸等多样化材料,搭配印章、流苏等装饰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传统服饰”“戏曲脸谱”等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美学。结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剪纸主题游戏。例如春节开展“剪窗花迎新春”活动,提供传统纹样的窗花模板(如蝙蝠、祥云、牡丹),让幼儿尝试剪对称图案;端午节组织“巧手剪龙舟”游戏,引导幼儿用剪纸拼贴龙舟、粽子等元素,了解节日习俗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选取《十二生肖》《猪八戒吃西瓜》等经典故事,将故事中的角色与场景转化为剪纸元素。如在“十二生肖大冒险”游戏中,幼儿通过剪纸创作生肖形象,用作品复述故事内容,既传承文化,又激发语言表达与想象力。

(四)营造自由创作的艺术氛围,提升自主探索能力。

提供开放多元材料,激发探索欲望,丰富材料类型:除常规彩纸、安全剪刀外,引入瓦楞纸、皱纹纸、金箔纸、废旧杂志等特殊材质,以及羽毛、亮片、毛线等装饰材料,拓宽幼儿对材料特性的探索。提供不同功能的工具,如波浪形剪刀、打孔器、印章,鼓励幼儿尝试新工具带来的特殊效果。幼儿使用波浪形剪刀剪出花边,或用打孔器制作镂空图案,发现工具与创作的新可能。根据幼儿能力水平准备剪好轮廓的半成品,如未装饰的花瓶、动物形状,幼儿可自主添加花纹、色彩和细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降低创作难度同时激发创意。

创设宽松自由环境,消除创作顾虑,设立“自由创作角”和个性化展示区,强调“没有对错,只有创意”。幼儿在此区域剪纸无需遵循特定规则,随意剪裁、拼贴,教师仅观察不干预,让幼儿在无压力状态下探索。按幼儿意愿展示作品,即便只是简单的纸条拼贴或不规则图形,也给予展示机会,教师用鼓励性语言点评。

设计开放任务与游戏,驱动自主探索。给出宽泛主题,如“创造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你眼中的春天”,幼儿自由决定表现内容、使用材料和创作方式,用剪纸表达独特想象。提出探索性问题,如“怎样用一张纸剪出许多相连的小人?”“如何让剪纸花朵立体起来?”幼儿通过不断尝试、失败、改进,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幼儿分工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协商材料使用,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创作思路。幼儿在“被接纳、被信任”的氛围中,大胆尝试剪纸的各种可能性——从随意剪裁到有意识的创作,从模仿到独创,自主探索能力会在一次次“试错- 调整- 突破”中自然提升。

结束语

在幼儿园剪纸课程中开展游戏化活动策略,给幼儿一个有趣而有创意的空间。通过遵循趣味性、适宜性、教育性等原则,合理地筹备活动资源,运用多样的实施方法及科学的评价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剪纸活动,增强其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未来幼儿园剪纸教学中要对游戏化活动策略进行不断地探究与创新,并结合幼儿实际状况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让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在幼儿的心灵里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王 宁 萍 . 幼 儿 园 剪 纸 艺 术 教 学 策 略 研 究 [J]. 考 试 周刊 ,2025(01):163-166.

[2] 黄银莹 , 李佩芝 . 幼儿园开展剪纸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索 [J].造纸信息 ,2025(01):96-98.

[3] 牛 小 雅 . 幼 儿 园 剪 纸 活 动 的 趣 味 开 展 策 略 [J]. 读 写算 ,2025(1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