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张朔
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7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制造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机械设备工程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贯穿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设备工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智能制造为机械设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促使机械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转变;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对机械设备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机械设备和制造模式已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需求。因此,深入研究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一)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在智能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是机械设备工程应用的重要体现。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将多台设备按照生产工艺顺序进行有机组合,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运行。从原材料的输送、加工到成品的组装、检测,整个流程无需人工过多干预,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波动。工业机器人则凭借其高精度、高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的特点,在焊接、喷涂、装配等复杂且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且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有效替代了人工劳动,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稳定,为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物制造智能制造方面
生物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制造领域,涉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机械设备的集成。在生物制造领域,机械设备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物反应器的开发与优化是生物制造的关键环节。机械设备工程在此过程中,负责设计和制造能够满足特定生物反应条件的设备,如发酵罐、培养箱等。这些设备要求具有精确的温度、压力、pH 值控制能力,以优化生物反应过程。其次,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物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设备工程致力于开发集成化、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物反应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再者,清洗与消毒设备的研发是生物制造中的另一重要任务。机械设备工程提供高效的清洗和消毒设备,确保生物产品的安全和卫生,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此外,生物制造中的分离纯化过程也需要机械设备工程的支撑。通过研发高效的过滤、离心、膜分离等设备,机械设备工程有助于提高生物制品的纯度和质量。
二、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层面的问题
在技术层面,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高端自动化设备、数控系统等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仍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机械设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深度不够,虽然部分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性较差,无法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和协同工作。此外,智能制造所需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在机械设备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充分发挥其优势,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对智能化决策和优化控制的需求。
(二)管理层面的问题
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制约着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与智能制造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在生产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质量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在设备管理方面,设备的维护保养大多采用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的方式,缺乏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性维护,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容易造成设备停机,影响生产进度。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协同合作能力不足,难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整体优化和高效运行。
(三)人才层面的问题
人才短缺是阻碍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制造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需要既懂机械设备工程技术,又熟悉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此外,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与互联网等行业相比缺乏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三、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策略
(一)技术创新策略
为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应加强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高端自动化设备、数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的技术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水平。深化机械设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机械设备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故障诊断。
(二)管理优化策略
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进行全面优化以适应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的精准制定、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设备管理上,建立基于状态监测的预测性维护体系,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三)人才培养策略
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是推动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关键。高校和职业院校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管理知识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结束语
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智能化进程。尽管目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采取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有效策略,能够推动机械设备工程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机械设备工程在智能制造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制造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 沈淑炫 . 智能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J]. 电子技术 ,2024,53(12):250-251.
[2] 胡建明 . 智能化技术推动机械设备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J].张江科技评论 ,2024,(11):53-55.
[3] 孙颖慧 . 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24,(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