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

作者

彭程

汉寿县辰阳中学 湖南省 常德市 415900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成为了一种可以提高教学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手段。这种教学形式强调教师对知识进行整合,明确教育的主题,让学生们深度探究知识。学生可以在大单元知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发展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育实践时,教师也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掌握知识点的内部关联,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一、设计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需要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引导的指导性内容,教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也能够构建健全的教育方案,并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育实践,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构建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穷人》、《金色的鱼钩》这三篇文章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的特性,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小说阅读与创作”为大单元教育主体,树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内容和人物塑造方法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可以在大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小说创作和鉴赏的方法。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绘制这三篇文章的情节脉络图,梳理这三篇小说的共性。在这三篇文章当中,都通过描写人物困境,突出心理冲突,展现人物的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分析这三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譬如,在《桥》中,以“洪水”引出了矛盾。在《穷人》中,以暴风雨展现了人物的心理特点。在《金色的鱼钩》中,引入了象征性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学生们进行大单元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判断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并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查缺补漏,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

二、构建多元化大单元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入大单元教学模式时,还需要借助多元化教学活动,丰富大单元教学内容,使学生们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多元化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们可以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学习自信心,与同伴进行交流,真正理解知识内涵。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三篇文章的特点,构建大单元课堂,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设置“冒险与成长”的教育主题,让学生们分组绘制鲁滨逊的荒岛资源地图、尼尔斯的动物沟通手册和汤姆洞穴的逃生路线,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的情节和信息,构建基础的文本框架。再者,教师可以设置角色论坛深化活动,让学生们以“生存者联盟”为圆周会议的学习主题,对相关角色论的行动动机和相关故事情节中的核心冲突进行描述,譬如鲁滨逊的物资清单取舍等,以此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程度。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创编微剧本,将这三篇文章中的故事内容进行改编,再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故事情节,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大单元教育评价时,教师要构建健全的评价标准,要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教育评价。并指导学生们不断调整学习方向,掌握大单元学习的方法。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这几篇文章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构建大单元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育评价,来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可以以“古典名著人物智慧”为教育主题,进行大单元教学,构建文本理解、批判思维、创新应用的多维度评价标准,使学生可以在大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批判性视角对相关人物的形象进行描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进行文本续写,选择这三篇文章中自己感兴趣的一篇进行写作,来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课后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分发评价量表,让学生们自主填写评价量表中的内容,完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任务。教师也能够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进一步调整大单元教育评价内容,提高评价水平[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需要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要根据课程内容构建多元化教学活动,并观察学生们的综合表现,有效展开大单元教学评价,以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汝群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下学习任务的创设探究 [J].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2024,(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