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估构建口腔执医胜任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杨辉 姜玉瑞 闵凯 卢绍天 杨茜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业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指的是个体胜任特定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综合技能或素质 [1]。包括临床技能、疾病预防、人际沟通、职业素养、终身学习、团队合作和科学研究等能力 [2]。近年来,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面临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挑 过分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以评估为基础,以培养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技能为重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其目的就在于为口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4]。
1. 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内涵与要求
1.1 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定义
执业医师岗位的胜任能力指的是个人在特定职位上执行工作职责所必需的全面技能和素质。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口腔执业医师的岗位胜任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技能:包括诊断、治疗、手术操作等临床实践能力。
(2)预防疾病:拥有防止口腔问题发生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技能。
(3)交流能力:能够有效地与病人、亲属以及医疗小组成员进行交
(4)专业操守:展现出优秀的专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5)持续学习:拥有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5]。
(6)协作精神:能够和团队成员一起合作,共同实现医疗目标[6]。
(7)科研能力:具备参与或发起医学研究的一定能
1.2 口腔医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育 [7]
口腔医学作为一门高度实践性的专业,口腔医学的教学传统上更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逐渐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 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3]
2.1 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目前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且实践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少交流和实际操作。
(3)考评体系:现有的考评体系主要以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估。
2.2 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课时不足: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学生缺乏足够的临床操作机会。
(2)教学方式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考评体系不完善:现有的考评体系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以评估为契机,构建以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优化课程配置
3.1.1 扩充实践教学的课时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临床操作和实践训练。具体措施包括:
(1)增设实验课程:在基础课程体系中引入实验课程,以助学生习得基础实验技巧。
(2)增设临床见习:在临床课程中增设临床见习环节,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了解临床工作流
3.1.2 整合课程内容
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具体措施包括:
(1)模块化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保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操作[8]。(2)跨学科整合:将口腔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医学影像学、医学心理学等)进行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3.2.1 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室、校外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具体措施包括:
(1)校内实验室建设:建设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高质量的实验操作。
(2)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与众多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
3.2.2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团队学习法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包括:
(1)实例教学法:利用真实的医疗案例,激发学生分析与讨论,增强其临床推理能力。
(2)提问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与解决问题,提高其自学能力。
(3)协作学习法:借助团队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3.3 改革教学方法
3.3.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措施包括:
(1)预习阶段:学生利用微课等教学资源预先学习,以掌握课程的基础内容。
(2)讨论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技巧。
(3)复习过程: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和复习,加强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点。
标准化病人是一种模拟临床环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9]。具体措施包括:
(1)模拟临床场景:通过标准化病人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2)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升与患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7]。
3.4 完善考评体系
3.4.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持续性的评价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馈和改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措施包括:
(1)课程开始前的评估:利用课前测验,掌握学生预习的成效。
(2)课程进行中的评估: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问与讨论,掌握学生的学(3)课程结束后的评估:通过课后作业与复习,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4.2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的评价方法,通过期末考试和临床操作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具体措施包括:
(1)期末测验:通过书面考试,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10]。
(2)临床技能评估:通过临床技能测试,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和综合素养。
4. 实践教学体系的运用成效
借助评估机制,构建以执业医师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效果包括[3] :
(1)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学生综合能力增强: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评估体系的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3)学生岗位胜任力提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到了显著提(4)2024 年相较于2023 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提高了25.07 个百分点(详见下图)。

5. 结论
以评估为契机构建以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四级平台 + 四级能力”实践教学项目体系(详见下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经验为其他院校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钟, 赖颖真.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早期临床见习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1, 18(19): 84-87.
[2] 高璇 . 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D].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18.
[3] 龙继 E , 夏山丁, 王红卫, 等.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实习质量提升的探讨与思考——以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中旬刊 ), 2022(10): 113-116.
[4] 邓嘉胤 , 靳趁心 . 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 医学教育管理 , 2020, 6(4): 361-365.
[5] 丁亚元 . 基于自我导向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31(3): 108-
[6] 段晓静 , 李黎 . 通过英语合作学习培养医学生的团队精神 [J]. 当代教研论丛 , 2015(11): 76-77.
[7] 姜丽娜, 周大进, 刘宏升, 等. 新医科背景下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23(6): 576-579.
[8] 陈奕帆 . 服装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纺织报告 , 2019(8): 119-120.
[9] 张树丽 , 张彩琳 , 李亦梅 . 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疼痛医学教学中的探索 [J]. 中国卫生产业 , 2018, 15(23): 143-144.
[10] 邢娟妮 . 独立学院考试改革的思路方向与方法实施 [J]. 网络财富 , 2010(14): 142-143.
课题基金项目:
2023 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以评估构建口腔执医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项目编号:2023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