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冠疫情下急诊护士心理韧性与压力应对机制研究

作者

李辉东

鄂州市中心医院 436000

1、引言

全球医疗卫生系统被新冠疫情的爆发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急诊护士是医疗体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工作任务强度大且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急诊护士的心理韧性和压力应对机制非常重要,因为心理韧性不但与个人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有关,还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且由于急诊护士长期处在高风险、高负荷工作环境,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联到患者救治效果和医疗团队整体稳定性,所以深入探究这一群体在疫情特殊情形下的心理状态与应对策略,对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而且这项研究也能给医疗机构制定更具针对性心理支持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守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打基础。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

特殊时期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其应对策略被聚焦研究,并且明确把疫情期间急诊科室工作的护士群体当作研究对象,由于该群体长期处在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环境所以成为研究核心。以有代表性的医院急诊科室为依据选择样本,涵盖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急诊护士从而确保样本多样又广泛,按照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人口学特征分层抽样来让研究结果更科学、可靠。严格按照筛选标准和数据收集流程挑选出有一定工作经验还直接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的急诊护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想要深入探究他们心理韧性水平和压力应对方式具体是怎么表现的以及受哪些因素影响。

2.2 研究工具

在研究中,选择研究工具相当关键,因为这会直接影响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本研究主要把标准化量表当作核心研究工具,并且还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来得到更全面的信息。《Connor-Davidson 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被用于测量心理韧性,其信效度不错,能有效地评估个体承受压力时的心理适应能力。而《压力应对方式问卷(SCSQ)》被借来研究压力应对机制,以便分析急诊护士在疫情这种特殊环境下使用的积极或者消极应对策略。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深度和真实性,还有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辅助,围绕护士实际工作场景、心理状态以及应激反应进行探讨,从而补充量化数据没涵盖的细节信息,让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和实践意义[1]。

3、研究结果

3.1 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分析

全球医疗卫生系统被新冠疫情的爆发巨大冲击着,医疗前线核心力量的急诊护士,其心理韧性现状以及这与压力应对机制的关系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在疫情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环境里,急诊护士遭受着身心双重挑战,职业表现和身心健康直接受心理韧性高低影响。深入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现状能发现整体水平有一定波动性,有些护士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强,但也有不少护士因长期处高压而心理韧性下降,这种差异除与个体性格特质、职业经验相关外,还受医院管理政策、团队协作氛围、社会认可度等外部支持系统影响,在此情况下,急诊护士心理韧性不只是个人事,更是组织和社会层面需关注和改善的关键议题。

3.2 急诊护士压力来源及程度评估

在医疗体系里,急诊科室处于前沿阵地的位置,所以护士得长期应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环境,这决定了急诊护士压力来源及程度评估是关键环节,并且疫情一暴发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因为急诊护士不但要处理复杂医疗任务,还要应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起伏,而且感染风险和防护装备带来的身体不适也得由他们来承担,这些都成了明显压力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护士身心,特别是在资源紧张时,工作量增加和心理负担加重让压力程度更突出,这种状况影响的不只是个人,可能也会间接影响护理质量与团队协作效率。

4、讨论

4.1 新冠疫情对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

新冠疫情爆发后,急诊护士的心理韧性被深远影响着,由于特殊时期工作环境压力大且充满不确定性,所以研究心理韧性就变得非常重要[2]。急诊护士处于医疗系统直面患者的前线,不但要应对繁重工作任务,还要面临感染风险、资源短缺以及患者和家属情绪波动等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韧性是他们维持职业稳定与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疫情期间,急诊护士的心理韧性受工作负荷增加、长期隔离和社会支持不足等多方面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抗压能力,也有可能通过适应性调整激发内在潜力,并且在这个过程里,压力应对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和团队协作能有效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韧性以应对持续的高压环境。

4.2 急诊护士压力应对机制的特点与不足

新冠疫情爆发后,急诊护士在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环境下的心理韧性和压力应对机制面临严峻挑战,这一群体有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急诊护士的压力应对机制主要体现在情绪调节、团队协作以及专业技能的快速适应方面,这些让她们能在高压环境维持心理韧性,但现有应对机制有明显欠缺,如缺少系统化心理干预支持体系,个体在持续高压下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和心理耗竭,并且有些护士在复杂情境下往往用消极回避的方式应对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这又加重了心理负担,而且工作环境资源分配不均、沟通不畅也影响压力应对有效性,使得多种压力源叠加时,急诊护士难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这种状况需要赶紧关注并改进。

5、结论

全球医疗卫生系统被新冠疫情的爆发前所未有的冲击着,而急诊护士是医疗前线的关键力量,所以他们的心理韧性和压力应对机制就成了重点研究课题。在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的环境下,急诊护士不但要应对患者量大增、病情更复杂这些挑战,还要接受感染风险、工作量和社会期望等诸多压力源的考验,并且研究显示心理韧性这种内在保护因素对减轻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很关键,构建像完善心理支持体系、合理排班制度、有效团队协作模式这样的科学压力应对机制能大大提升急诊护士的心理适应力,而且专业培训、正念干预等措施也能帮急诊护士更好管理情绪波动以保持身心健康和职业稳定,这个研究给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3]

参考文献:

[1]邬燕平 ; 韩斌如 ; 徐凤霞 ; 郭玲玲 ; 刘小玮 ; 郑爽 ;. 新冠肺炎疫情下产科护士心理应激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21(02):65-69.

[2]税宇萍 ; 冯先琼 ; 张建娜 ; 叶磊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与压力负荷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21(12):47-51.

[3]林妍希 ; 刘卫华 ; 邓颖 ; 曾辉 ; 毛华琴 ; 阳文功 ; 蒋维连 ;. 紧急异地救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士的心理体验与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2020(0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