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探讨
赵键
桓仁木盂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本溪市 11720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建筑施工扬尘作为重要污染源,对空气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建筑施工扬尘不仅降低了大气能见度,影响城市美观,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有效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现状
2.1 扬尘污染来源广泛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会产生扬尘污染。在土方开挖阶段,挖掘机械作业会使土壤颗粒扬起;物料运输过程中,车辆行驶会带动路面尘土飞扬,且运输车辆若未密闭,物料洒落也会增加扬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等露天堆放,在风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扬尘;此外,拆除建筑物时,瞬间会产生大量扬尘。
2.2 扬尘污染影响范围大
建筑施工扬尘可借助风力传播到周边较远区域。在城市中,一个大型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多个街区,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出行以及周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造成干扰,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扬尘污染持续时间长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施工周期较长,从项目开工到竣工,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在整个施工期间,若扬尘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扬尘将持续产生,对大气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压力。
三、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难点
3.1 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部分地区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导致一些施工单位对扬尘治理工作不够重视。
3.2 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然而,目前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影响治理效果。
3.3 施工单位环保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对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时,一些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不强,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扬尘防治要求操作。
3.4 扬尘治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目前有一些扬尘治理技术和设备,如喷淋降尘系统、车辆冲洗设备等,但部分技术设备存在效果不佳、稳定性差等问题。一些小型施工项目由于资金有限,难以采用先进的扬尘治理技术和设备,制约了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四、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
4.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细化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明确扬尘污染的界定、排放标准以及处罚细则,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更具体的依据。例如,制定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标准,对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施工等阶段的扬尘排放浓度作出明确规定。
严格执法监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力度,对发现的扬尘污染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处罚,绝不姑息迁就。同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提高违法成本:大幅提高建筑施工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金额,使其远远高于治理成本,让施工单位不敢违法。除了经济处罚外,还可采取限制市场准入、降低企业资质等级等措施,对违法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进行严厉惩处,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4.2 强化监管机制,建立部门联动体系
明确部门职责:清晰划分各部门在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中的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建筑施工活动的日常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监管。
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扬尘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各部门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实现协同作战。
加强源头防控:从建筑项目的规划、审批阶段开始,加强对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申报时,提交详细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并将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预算。对未提交扬尘防治方案或方案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对环保信誉差、扬尘污染问题突出的施工单位,限制其参与工程项目投标。
4.3 推广环保技术,提升治理水平
应用先进降尘设备:积极推广使用高效的喷淋降尘系统、雾炮机等降尘设备。喷淋降尘系统可在施工现场的围挡、道路两旁、建筑物外立面等部位设置,通过定时喷淋,有效降低扬尘浓度。雾炮机能够将水雾化成微小颗粒,与扬尘颗粒结合,使其沉降,降尘效果显著。此外,还可推广使用智能降尘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扬尘浓度,自动调整降尘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精准降尘。
采用绿色施工技术:鼓励施工单位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扬尘产生。例如,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工厂预制建筑构件,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和物料加工,从而降低扬尘污染。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如封闭式拆除技术,在拆除建筑物时,通过设置封闭围挡、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扬尘的扩散。
研发新型环保材料:加大对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力度。研发低尘、低挥发性的建筑材料,如环保型水泥、预拌砂浆等,从源头上减少扬尘的产生。同时,推广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降低扬尘污染风险。
4.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培训活动:针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扬尘污染的危害、相关法律法规、扬尘治理措施和技术等。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扬尘防治要求,规范施工行为。
五、结论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的身体健康。针对当前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施工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机制、推广环保技术、加强宣传教育等有效路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体系,切实提高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水平,为建设美丽家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出积极贡献。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建忠 . 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C]// 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 ,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 . 京津冀生态环境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大会论文集 . 沧州市生态环境局盐山县分局 ;,2024:336-340.DOI:10.26914/c.cnkihy.2024.045096.
[2] 王滢 , 蒲海洋 , 李洋 , 等 . 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扩散特征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50(02):37-40.
[3] 汤 明 明 .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产 生 原 因 和 治 理 措 施 探 讨 [J]. 四 川 建材 ,2025,51(03):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