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胡永瑞
山西省洪洞县第一中学 041600
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题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理解,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解题能力提升缓慢。
1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导向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纯地直接传授知识,而是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和主线。这些问题并非随意提出,而是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实际生活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自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从而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2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固化,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部分教师仍深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教学方法单一且固化。课堂上,教师往往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习惯于直接将解题思路、步骤和技巧灌输给学生。例如在讲解函数综合题时,教师通常先在黑板上详细写出解题的每一步骤,然后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2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参与度不高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视。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从问题的提出到解题思路的讲解,再到最后的总结归纳,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和记录,很少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过程中。例如在几何证明题的讲解中,教师直接给出证明思路和方法,学生只需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理解和记忆,缺乏自主思考和提出不同见解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抑制,他们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2.3 教学评价片面,忽视过程与能力
目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评价存在较为明显的片面性,过于注重学生的解题结果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标准答案为唯一依据,只要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就给予高分;而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创新思维、独特的解题方法和遇到困难时的应对策略等,却很少给予关注和评价。例如在考试中,对于一些有多种解法的题目,教师只认可标准解法,对于学生采用的其他合理但非标准的解法,可能因为与标准答案不一致而扣分。
3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精准设计问题,契合学生认知与教学目标
问题设计是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核心环节,需紧密贴合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与关键知识点,将其巧妙转化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数列求和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先设计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如“已知等差数列 {a}, a1=2 , d=3 ,求 S 5 ”,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提出“已知等差数列 {a n 前n 项和为 Sn , S3=15 , S 6=63 ,求 S 9 ”这类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数列求和的规律。
3.2 多元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索欲望
问题呈现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与数学问题相关的动画、视频等,能直观地展示问题的背景和情境。
3.3 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当问题呈现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3.4 组织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碰撞与共同进步
合作交流是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共同提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互补性。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生动的问题呈现、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深入的问题拓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问题设计难度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师角色转变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信息技术和跨学科融合,完善评价体系,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王新军 .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03)
[2]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J]. 仲明 ; 王园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