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路径探讨

作者

杨婷 张贤虎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为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AI 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通过智能化教学工具优化课堂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其潜力和价值已逐渐为教育界所认可。

一、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构建核心素养

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基础理论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课程设计应当注重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讲解,包括算法原理、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其学术背景与行业前景。例如,通过介绍机器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讲解如何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模型,使得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机器学习的本质与实践应用。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的理论课程外,还应设置一些拓展性的课程或实践模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理解。可以通过安排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验课、项目实践以及行业讲座,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内容的整合,不仅让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1]。

二、引导实践教学,培养技术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教学,人工智能的融入同样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置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能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可以通过实验和项目课程让学生深入参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教师可以设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验内容,如图像识别、语音处理、数据分析等,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应用技术。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 等),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模型训练、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等技术,从而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这种通过实验课程进行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还能够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项目教学也是人工智能融入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例如,设计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统,或者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推荐系统,通过这些具体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学会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项目课程有助于学生在与企业需求接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法,还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在完成这些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更加明白人工智能的实际价值与前景,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强化跨学科整合,促进知识与技能融合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需要通过跨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跨学科课程或综合项目,帮助学生在不同领域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创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跨学科课程。例如,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设计一些融合多个学科知识的课程和项目。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模式,学生不仅能学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还能理解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和场景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其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课程模块,如人工智能与金融、人工智能与医疗、人工智能与制造等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技术如何在不同行业中得到实际应用。通过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提高其在特定领域中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知识背景下,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对高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将 AI 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尽管当前的融合路径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AI 将成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进步的关键力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昕 .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5,(02):111-112.

[2] 霍莉莉 . 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路径研究 [J]. 信息系统工程 ,2025,(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