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协同机制在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中的应用研究
王介华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 67800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黎贡山位于云南西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珍稀濒危动植物,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其森林草原资源不仅在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具有重要的科研、教育和旅游价值。然而,由于高黎贡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森林草原火灾频发,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多部门协同机制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有效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效率和效果,对于保护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法,深入高黎贡山地区,与林业、应急、消防等多部门交流,获取一手资料;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典型火灾案例进行剖析,总结协同经验与教训。创新点在于紧密结合高黎贡山实际,运用具体数据量化分析多部门协同机制的运行效果,提出针对性更强的优化建议,为该区域防灭火工作提供新思路。
2 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现状分析
2.1 高黎贡山地理环境与森林草原资源概况
高黎贡山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地势起伏大,海拔从几百米到四千多米不等。其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从亚热带气候过渡到寒温带气候。森林类型丰富多样,涵盖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等,拥有高等植物及变种超过 5726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135 种。草原资源分布在山间盆地和缓坡地带,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场所。
2.2 森林草原火灾特点及成因分析
高黎贡山森林草原火灾 70% 属树冠火,具有突发性强、火势蔓延快、扑救难度大的特点。在过去 5 年里,高黎贡山隆阳段共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4 起。火灾成因中,自然因素引发的火灾占 100% ,雷电是主要自然火源,每年因雷电引发的火灾约1 起。
2.3 现有防灭火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顺畅,信息沟通不及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各部门在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等方面有时难以形成高效的协同作战机制。二是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部分林区道路狭窄、崎岖,不利于消防车辆和人员快速到达火灾现场;瞭望塔数量有限,监测范围存在盲区;消防水池、储水罐等消防设施分布不均,无法满足灭火需求。三是群众防火意识有待提高。
3 多部门协同机制在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中的应用实践
3.1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高黎贡山建立了以政府主导,林业、应急管理、公安、消防、气象等多部门参与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协同机制。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近一年来共召开联席会议 1 次 ,交流工作进展,共同解决问题。火灾发生时,区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依职责协同作战。例如在隆阳区潞江镇丙闷村龙井大汉坝 643⋅17′ ”森林火灾中,接到火灾报警后,指挥部 10 分钟内完成调度部署,各部门迅速响应,有效控制了火势蔓延。
3.2 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与协作
林业部门作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承担着森林资源管理、防火巡查、火源管控等重要职责。加强对林区的日常巡护,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加强对林区内生产生活用火的管理;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林区群众的防火意识。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和指导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火灾现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消防部门作为专业灭火力量,承担着火灾扑救的主要任务。配备先进的灭火装备和专业的灭火人员,加强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灭火作战能力。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监测和火险预警信息。利用气象卫星、地面气象观测站等设备,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发布火险预警预报,为防灭火工作提供气象服务支持。
3.3 协同机制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部门协同机制运行,火灾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协同机制建立前相比,近三年火灾发生率下降了 50% 。火灾扑救效率大幅提高,平均灭火时间缩短了4 小时 ,火灾损失明显减少,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 40%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维护。
4 多部门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1 协同意识不足
尽管建立了多部门协同机制,但部分部门和人员对协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工作中,仍然存在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了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
4.2 信息共享不畅
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例如,林业部门发现的火灾隐患信息未能及时传达给应急管理部门,影响了预防措施的制定。
4.3 应急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应急联动响应速度较慢,不同部门救援队伍到达现场时间差异大,在隆阳区潞江镇张贡村马脖子山 64⋅13 ”森林火灾中,消防部门和林业部门的救援队伍到达时间相差 2 小时,影响救援效率。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不健全,物资储备不足,调配时间长,约 50% 的火灾存在物资短缺问题。
4.4 资金投入不足
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每年资金投入仅为 5-10 万元省级森林防火经费,地方投入资金不足,难以满足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防火宣传等需求。
5 优化多部门协同机制的策略与建议
5.1 强化协同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协同工作专题培训,近一年来已组织培训1 次,培训人员30 人次,提高工作人员协同意识。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加强宣传,每年发布防火宣传信息5 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灭火的良好氛围。
5.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
林业部门可以将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火源管控信息等上传至平台,公安部门可以将涉火案件信息上传至平台,气象部门可以将气象监测和火险预警信息上传至平台,各部门通过平台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为决策和指挥提供依据。
5.3 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修订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急响应职责和任务,定期组织联合演练,近三年共组织演练 3 次,提高应急联动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物资储备布局,物资调配时间缩短了 30% 。
5.4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防灭火工作开展
政府应加大对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资金主要用于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的防火设备和灭火器材,加强人员培训等。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多部门协同机制在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火灾发生率,提高了扑救效率,保护了生态环境。但仍存在协同意识不足、信息共享不畅、应急联动机制不完善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通过强化协同意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和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优化协同机制,提升防灭火工作水平。
6.2 未来展望
未来应持续创新和完善多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防灭火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地区建立更紧密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为高黎贡山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提供更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