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冯茹梦 宋丽洁 孔珊珊 魏思婕 刘雅辉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2020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师范生能力培养内容中”,这也就说明着国家从政策层面对在校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要求 [1]。2022 年 11 月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份有关教师数字素养方面的国家标准。学前教育教师作为未来祖国花朵的幼儿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目前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王卫军从价值角度指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使用信息技术,合理运用教育资源,以便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与提升教学效率的综合能力 [2]。林雯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在科学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课程内容中,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本文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综合能力。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学校层面
为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需要在培养目标、教学环境、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四方面进行改进。
1. 设立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
在制定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时,要深刻洞察学前教育发展对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并准确把握当前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水平。首先,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其次,加强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设备的应用技能。最后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强化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包括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以及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
2. 升级信息化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营造一个优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学校需要围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目标,着重投入在信息化教学设施和资源平台的构建上。首先,学校应加强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其次,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也至关重要。学校应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创新,注重优质教育教学案例资源的开发,使资源形式更加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选择。通过不断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学习平台,从而有效促进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3. 科学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培养效果,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核心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首先,应当提高信息化教学课程的课时比例,并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分量。其次,应广泛提供选修课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类选修课上增加投入。此外,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融合也是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同时,增设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课程,能够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4. 推进教学方法改进
为了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紧密融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和展示生动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使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种参与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还能在实践中深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自身层面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参与者,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支持与资源,更需自身的积极投入与努力。因此,师范生应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这些工具,以持续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1. 提升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与应用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深入理解和认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并自觉强化信息技术意识。首先,应意识到随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师范生应主动培养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寻找本学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契合点,以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学前教育实际需求。其次,应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或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理论学习方面,师范生应深入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势,学会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积极响应新时代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主动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只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增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2. 强化实践培训,提升自我效能感
教学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升和巩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通过实践活动的应用,逐步转化为个人的技能。师范生应充分认识到教学实践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中的核心作用,并把握每一个实践机会。首先,师范生应积极把握教学实践的机会,并加强自我反思。其次,师范生应主动创造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除了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外,还应积极寻找其他实践平台,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信息化教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充分利用教学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锻炼和反思提升,不断巩固和增强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智慧教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前教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学校设立培养目标、升级教学环境、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提升理念认识、强化实践培训等方面给出提升路径。期望这些策略能助力师范生适应教育信息化需求,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师资根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2020).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10/s3735/202009/t20200903_484941.html.
[2] 王卫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3] 林雯 . 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J]. 教育评论 ,2012(03):60-62.
冯茹梦(2000 年12 月-),女,汉族,河北省廊坊市,学前教育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