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对策
兰昊东 王媛
1.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200 2.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200
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
1.1 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通过系统性记录并深入剖析人力、物资、设备等关键要素,可以全面体现项目实际开支情况。企业凭借这些数据就能准确掌握成本的构成及其分布状况,深入探究造成成本超出的原因,进而制订出针对性的成本控制计划,促使精细化管理水准得到提升。如果核算显示某个项目材料费用所占比例过大并且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那么就可以采用改善采购流程或者加强现场监管等手段来削减材料方面的成本开支。
1.2 助力资源优化配置
成本核算的数据可以全面体现项目资源的调配效能以及产出效益,给企业对资源的调配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合理分配资源,把重点放在高收益环节上,可以有效地防止资源被闲置或者被浪费。当剖析显示某个施工阶段的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且利用率不高时,就可以改良设备调度计划,从而改善设备的运行效率,并且削减相关的运营成本。
1.3 提升企业决策科学性
精准的成本核算数据给企业投标、预算制定以及施工方案规划这些关键环节赋予了重要的决策支撑。在投标环节,凭借准确的成本测算结果,企业可以较为合理地决定报价策略,在保障盈利空间的同时提升中标的概率;在施工实施期间,依靠成本核算所得到的数据分析,企业可对各个施工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作出科学判断,进而选出最优方案,从而达成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的共同优化目的。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性以及管理的需求,正确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十分关键。针对大型复杂的工程,建议把单位工程或者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当作核算单元;小型项目可以把整个工程当作一个核算主体。在划定成本核算范围的时候,要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里各种支出:直接费用比如人工费、材料费和设备租赁费;间接费用包含企业管理费、水电费等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数据完整准确。
企业要形成系统又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各个成本要素的计量标准、评价根据以及分配准则。针对原材料开支,可以采取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来核算,同时间接费用则要设计出合理的分摊模型和比例机制。还要创建起包含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核算流程,覆盖数据搜集、信息汇总、结果生成等环节,并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与时序规划,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工作能够高效运作并准确执行。
2.2 优化成本核算流程
形成系统化的成本数据采集体系,明确各个部门以及岗位在获取数据时的具体责任。施工、采购和财务等部门要随时记载并准确汇总有关成本的重要信息,如施工日志、材料采购发票、设备运转记录等原始材料。把搜集到的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去掉无用或者重复的信息,保证数据真实可信。依靠信息技术创建成本管理数据库平台,达成数据的即时分享和迅速传送,进而明显改善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根据建筑项目的特征,科学地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传统的品种法、分批法以及分步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成本管理手段,其优势十分明显。它把作业活动当作基本单元,凭借准确地识别、量化分析并合理分配作业成本,深入探究成本产生的原因,清楚地显示各个作业环节对总体成本的影响情况,给改善成本控制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操作参照。
2.3 强化成本核算监督与考核
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成本管控部门或者指定专门的岗位,全程监督成本核算工作,定时开展成本数据的真实性检查、核算办法的规范性审查以及操作程序的合规性评判,尽早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加大对成本核算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育力度,优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精确可信。
创建以成本核算成果为依照的绩效评定体系,合理规划评定指标及奖惩制度。针对在成本核算方面表现优异,有力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的部门与个人予以表扬并给予奖励;对于由于核算数据失实或者操作错误造成成本管控失效的情形则执行相应的惩罚举措。通过健全的奖惩机制来调动员工参与到成本管理中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与精确度。
2.4 加强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
按照建筑企业的经营特点,应当挑选契合其业务模式的专业化成本核算软件,促使成本体系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这类系统凭借自身出众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迅速完成大量成本数据的运算、分析以及报表生成等任务,大幅度缩减人工干预造成的误差风险,明显改善核算流程的运行效率。同时该平台融合了先进的数据挖掘和预警功能,能够随时跟踪成本变动走向,预先察觉潜在的异常状况,从而给管理层给予精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决策参照。
依靠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创建起来的企业内部成本信息共享平台,把成本核算数据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采购系统融合在一起,做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各个职能部门可以随时从这个平台上拿到自己想要的成本信息,进而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并且给管理层给予准确及时的成本数据支撑,有益于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和细致运作。
2.5 提升成本核算人员素质
创建周期性的培训体系,安排成本核算专员参加系统的培训,内容包含成本核算理论、技术手段、软件操作以及建筑行业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可以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或者学者来担任主讲嘉宾,而且要联系实际案例展开剖析,以此拓宽核算人员的知识范围和实际视野,促使他们尽快了解前沿的成本核算技术和管理观念。给成本核算人员给予参加实际项目的机遇,在真实情境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企业内部或者跨行业的交流研讨会,推动大家交流经验,改进技艺,从而全方位优化团队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竞争力。
形成成本核算人员的奖励机制,对于那些表现出色并且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人员给予表彰和职务升迁策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促使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促使核算人员积极投身于自主学习当中,依靠多种学习资源以及线上培训平台,帮助他们依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制定出专属的学习计划,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关键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它的关键性,用科学严谨的成本核算方法,持续提升成本管理能力,从而改善经济效益,优化市场竞争力,促使建筑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 . 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法与实践 [J]. 居舍 ,2025,(16):158-161.
[2] 党文杰 .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其降价措施分析 [J]. 中华建设 ,2025,(0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