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工程维护与管理策略分析
刘绪强
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70
一、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生产连续性
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特征,生产线各环节的设备紧密关联,任何一台设备的故障停机都可能引发整条生产线的连锁反应,导致生产流程中断。有效的维护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定期检修计划和实时状态监测机制,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潜在的隐患,如轴承的异常磨损、管道的腐蚀渗漏、传动部件的松动等问题,并提前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排除故障风险。这不仅可以避免因突发停机造成的原料浪费、能源消耗增加以及订单交付延误等直接经济损失,还能确保生产计划的有序执行,维持企业稳定的生产节奏,为企业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信誉。
(二)提升生产安全性
化工生产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介质,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工况条件影响可能出现密封失效、耐压性能下降、结构部件损坏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引发介质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对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周边环境以及企业的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强化设备维护管理能够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测与性能评估,确保设备的密封性能、承压能力、防爆防护等关键安全指标始终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例如及时更换老化的密封元件、对压力容器进行耐压试验、对防爆设备进行绝缘检测等。
(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化工机械设备通常具有较高的购置成本和复杂的技术结构,其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生产成本。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通过制定精细化的设备保养方案,包括合理的润滑计划、有效的防腐措施、精准的零部件更换周期等,能够显著减少设备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腐蚀和疲劳损伤。例如,对反应釜内壁采取定期的防腐涂层维护,可有效减缓介质对设备的腐蚀;按照科学周期对压缩机轴承进行润滑和更换,能降低机械磨损程度。通过这些维护措施,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其实际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设备资产的利用效率,优化企业的成本结构。
二、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维护与管理现存问题
(一)维护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多数化工企业虽然建立了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但整体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需求。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设计、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阶段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统筹规划。例如,在设备采购环节,往往只注重设备的价格和基本性能指标,而忽视了设备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导致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出现维护空间不足、零部件更换困难等问题;在设备使用阶段,缺乏对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的系统性收集、分析和整理,无法形成有效的维护经验积累,使得维护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难以适应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变化,导致维护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二)维护技术手段滞后
尽管部分先进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引入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先进的维护技术,但从行业整体来看,维护技术手段仍然相对滞后。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由于受巡检人员经验、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存在主观性强、检测精度低、效率低下等明显缺陷,难以准确捕捉设备早期的微小故障迹象。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振动监测仪、红外测温仪等现代化监测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设备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校准和维护,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完整,无法充分发挥监测设备的预警功能,使得维护工作仍然停留在“事后维修”的被动模式,无法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提前预防和主动维护,增加了设备突发故障的风险和维护成本。
(三)成本控制与维护需求矛盾突出
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成本控制压力,这往往导致设备维护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出现失衡。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成本降低,盲目缩减设备维护费用,减少维护频次和维护材料的投入,如延长润滑油的更换周期、使用质量不达标的零部件等。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了维护成本,但却加速了设备的磨损和老化,导致设备故障频发,进而增加了后期的维修成本和停机损失,形成了“节省维护成本—设备故障增加—维修费用上升—生产损失扩大”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分析和评估方法,企业难以准确把握维护投入与设备效率之间的平衡点,要么因过度维护造成资源浪费,要么因维护不足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维护与管理优化策略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应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立覆盖设备设计、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阶段的完整管理体系。在设备设计阶段,与设备制造商密切合作,将维护便利性和可靠性设计纳入设备设计方案,预留必要的检修空间和监测接口;在采购环节,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参数、可靠性指标、维护成本以及全生命周期费用,选择性价比最优的设备;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质量,为后期维护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在使用阶段,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实时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维护历史、故障信息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制定个性化的维护计划;在设备报废阶段,做好残值评估和环保处理,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二)推进维护技术创新与应用
化工企业应加大对维护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和设备,提升维护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重点发展振动监测、红外热成像、油液分析、超声波检测等状态监测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监测,通过智能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判设备故障发展趋势,提前发出预警信息。建立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整合行业内的维护经验和技术数据,为维护人员提供专业的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案支持,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建立科学的成本管控机制
化工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将设备维护成本纳入企业整体成本战略进行系统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机制。通过深入分析维护成本与设备效率、生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量化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确定最优的维护投入区间,避免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的情况发生。引入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各设备的维护成本进行精准核算和分摊,明确成本构成和成本动因,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维护与管理是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生产连续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当前维护管理中存在的体系不完善、技术手段滞后、成本控制矛盾等问题,化工企业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技术创新、成本科学管控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维护管理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荣华 . 浅谈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技术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9):60-62.
[2] 王楠 . 浅析化工机械设备及管线腐蚀管理与维护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8):61-63.
[3] 张 东 岭 . 机 械 检 测 技 术 在 化 工 生 产 中 的 运 用 研 究 [J]. 塑 料 工业 ,2025,53(0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