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胡勇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房建行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不仅追求建筑的数量,更对建筑质量、功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质量作为房建工程的核心要素,不仅决定着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对社会经济效益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房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解决现存问题,成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房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人员管理问题
施工人员作为房建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对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房建行业施工人员来源广泛,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掌握不足,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施工,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管理人员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承担着组织、协调和监督的重要职责,然而部分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过于注重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忽视了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违规行为,使得质量隐患不断累积。
此外,多数施工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满足施工人员技能提升的需求;考核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无法有效激励施工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导致整个施工团队的质量管控能力不足。
(二)材料管理问题
材料是房建工程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材料采购环节,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忽视对供应商资质和信誉的审查,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无法保证的材料供应商。同时,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在采购过程中不能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标准,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材料进场检验是保证材料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实际操作中,检验流程往往不规范。部分施工企业为加快施工进度,简化检验程序,甚至省略必要的检验项目;检验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准确检测出材料的质量问题;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检验结果敷衍了事,使得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在材料储存与使用过程中,管理混乱现象普遍存在。材料存放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防潮、防火、防腐措施,导致材料性能下降;材料领用制度不完善,存在随意取用、浪费现象;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材料混用,无法保证施工材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三)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擅自更改施工工艺和流程;管理人员对施工方案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监督。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掌握不熟练,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缺乏科学评估和论证,盲目推广,导致新技术应用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人员准确理解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交底不充分现象较为普遍。交底内容不详细、不全面,未能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交底形式单一,多以口头交底为主,缺乏书面记录和图示说明,导致施工人员对交底内容理解不准确,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
(四)安全与质量管理问题
健全的安全质量监督体系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屏障,但目前多数房建施工现场的监督体系尚不健全。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督工作存在盲区和重叠;监督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的需求;监督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估。
质量验收标准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验收过程中,标准执行不严格现象较为突出。部分验收人员缺乏责任心,对质量问题视而不见,降低验收标准;验收程序不规范,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验收重视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隐患。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整改落实不力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整改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有效解决质量问题;整改过程缺乏监督和跟踪,导致整改工作拖延、敷衍;对整改结果没有进行严格的复查和验收,使得质量问题反复出现,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房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人员管理体系
提高人员准入门槛是提升施工团队整体素质的基础。施工企业应制定严格的人员招聘标准,优先录用具备专业技能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加强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施工人才,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是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的关键。企业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和施工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施工工艺、技术规范等专业知识,还要包括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此外,定期组织技能竞赛和考核,激发施工人员学习热情,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
强化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开展质量专题培训和案例分析,让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管理失职导致质量问题的管理人员进行严肃追责,促使其切实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完善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将施工质量、工作效率、安全管理等纳入考核范围,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对考核不达标人员进行培训或调岗处理,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推动施工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材料全流程管控
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建立一个严格的材料供应商筛选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施工企业需要构建一个详尽的供应商档案系统,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核。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能够优先挑选出那些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做法能够从源头上确保材料的质量,为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范材料进场的检验流程是确保施工现场不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关键所在。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并投资先进的检验设备,以确保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合同中的具体要求对所有进场的材料进行细致的检验。对于那些关键性的材料和构配件,企业应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这样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外,建立一个材料进场检验的台账系统,详细记录每批材料的来源、规格、数量以及检验结果等关键信息,这将有助于实现材料质量的可追溯性,从而进一步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
通过优化材料的储存与使用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材料的性能稳定。施工现场应当设立专门的材料储存场地,并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存放。同时,采取适当的防潮、防火、防腐等保护措施,以确保材料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此外,建立一个严格的材料领用制度,实行限额领料,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的浪费。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确保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材料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合理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三)规范施工技术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并加强过程监督是至关重要的措施。施工企业必须组织施工人员深入学习施工方案,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并掌握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违反施工方案的行为,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能够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为了有效地推广新技术的应用,企业需要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与指导。这包括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建筑行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在新技术应用之前,企业应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论证工作,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是成熟和可靠的。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企业还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关键要点,从而确保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完善技术交底制度是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执行技术要求的关键所在。技术交底应当采用书面交底与口头交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内容详尽、全面,涵盖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同时,技术交底中应包含图示和操作说明,以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和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技术交底完成后,必须由交底人和接受交底的人员共同签字确认,以确保交底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落实和执行。
(四)完善安全与质量监督机制
构建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监督体系,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并完善质量监督机构,明确各部门以及每个员工在质量监督方面的职责,从而形成一个覆盖所有层级、相互监督的质量监督网络。此外,加强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充实专业监督人员,提升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提高整体监督效能的关键。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施工质量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验收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各项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细致严格的验收。规范验收程序,加强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验收,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达到质量标准。对于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任何质量问题,验收人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施工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性。
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问题整改跟踪与反馈机制,能够有效解决质量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质量问题,都应制定出详尽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具体的整改措施以及整改的期限。在整改过程中,加强跟踪监督,定期检查整改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整改完成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四、结语
房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领域,而是涉及到人员的组织与管理、材料的采购与使用、技术的实施与创新、以及安全的保障与监控等多个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房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优化人员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团队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加强材料的全流程管控,从源头上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规范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完善安全与质量监督机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的可靠性。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房建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持续更新,房建施工质量管理还需持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于建筑品质和安全的更高期待。
参考文献:
[1] 辛永梅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中国住宅设施 , 2024, (07): 130-132.
[2] 王磊 . 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 2022, 7 (19):123-125.
[3] 杜旭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对策[J]. 大众标准化, 2022, (16):40-42.
[4] 王洪刚 .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应用 [J]. 工程技术研究 , 2018, (03): 151-152.
[5] 赵刘勇 , 张旭 . 浅析房建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门窗 , 2014, (04): 280.
作者简介:胡勇(1969.11)男,汉族,湖南宁乡,本科,工程师,从事房建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