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

李贺军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邮编:075400

摘要:本文聚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构建问题,从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融合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强调生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科特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文章还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融合路径,希望能够提供切实可行构建策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引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生物学具有实验性、探究性、生活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体验与思维培养。然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一,信息技术应用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文章立足于新课改理念,从教学观念更新、方法优化、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探索高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路径,希望能够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一、创新教学理念,筑牢高效生物课堂思想基础

教师需确立学生中心教学思想,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这一转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识,充分信任学生学习能力,创设民主平等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教师应树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意识。新课标强调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探究能力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塑造。高中生物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教师需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新理论、新发现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持续更新知识储备,拓展学科视野提升教学专业水平。教师应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每位学生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需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促进每位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创新教学理念是构建高效生物课堂前提与基础,只有教师树立科学、先进理念,才能推动教学实践深入改革,提升教学实效。

二、优化教学方法,搭建高效生物课堂实践平台

情境教学法能将抽象生物概念具体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探究教学法符合生物学科特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分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互助。翻转课堂模式将知识传授前移,课堂时间用于问题解决与深度讨论,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实验教学法作为生物学特色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宜教学方法,避免单一方法局限性。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为例,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推进课堂教学。在水分子结构与功能教学中,可采用模型构建法,让学生利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水分子,直观理解水分子极性特点。设计探究实验探究不同温度对水分子极性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温度变化对水分子氢键形成影响,从而理解水分子特殊性质。在无机盐功能教学环节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等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无机盐与人体健康关系。结合合作学习,将班级分组,每组负责无机离子功能调查,通过小组汇报形式共享学习成果。课堂总结阶段,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细胞中无机物组成-结构-性质-功能知识网络,促进系统思维形成。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学生不仅掌握无机物基础知识,更重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双重目标。

三、融合信息技术,拓展高效生物课堂发展空间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已不仅是辅助工具,更成为推动教学改革重要力量。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生物概念直观呈现,突破时空限制,拓展认知边界。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动交流,促进自主学习。虚拟仿真技术为实验教学提供新可能,解决实验周期长、危险性高、成本高等问题。大数据分析技术能精准诊断学习状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最新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更能智能推送学习资源,提供即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新路径,注重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避免简单替代与表面应用。关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引导科学获取、筛选、处理信息,形成批判性思维,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教学为例,信息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呈现细胞分裂全过程,将抽象微观现象直观化、动态化。如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通过三维动画演示,学生能清晰观察前期染色体螺旋化、中期赤道板排列、后期染色单体分离等关键变化,解决传统显微镜观察局限。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虚拟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调整焦距、更换物镜倍数,实现实验技能训练。构建线上学习社区,组织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形成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检索最新肿瘤研究进展,分享学习心得。利用学习分析系统收集学生对细胞增殖知识点掌握情况,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针对性推送学习资源。课后布置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细胞分裂微课制作任务,学生通过多媒体创作,深化对细胞分裂过程理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构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教师应树立学生中心理念,注重核心素养培养,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拓展教学空间。高效课堂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持续探索与实践。未来高中生物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科融合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军.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9):154.

[2] 戴文懿.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 文存阅刊,2019(20):78.

[3] 李登岭. 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