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与学生学习现状研究

作者

邢春玲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甘井子小学113300

摘要:本文聚焦六年级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与学习现状关系探讨,通过分析其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表现,进而提出合理使用建议与对策。智能手机已成为众多六年级学生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频率、时长、目及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智能手机使用对学习专注力、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合理智能手机使用习惯从而促进学习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学习现状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渗透进入小学生日常生活,成为获取信息、社交娱乐、学习辅助重要工具。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过渡关键期,身心发展、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等各方面均呈现特殊性。此阶段学生智能手机使用与学习现状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现代科技背景下学生学习特点,更能为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实践指导。通过探讨其对学习行为影响并提出合理使用建议,促进学生、家长、教师形成科学认知,引导学生更好利用智能手机辅助学习成长。

一、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当前六年级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呈现普及化、低龄化、多元化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六年级学生拥有或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且使用年龄逐渐降低。使用目主要包括学习辅助、娱乐游戏、社交通讯、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在学习辅助方面学生主要利用智能手机查询资料、观看教学视频、使用学习软件、完成作业等;娱乐游戏方面多数学生喜欢玩各类休闲游戏、观看短视频、听音乐等;社交通讯方面学生通过社交软件与同学、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学习生活点滴;信息获取方面学生浏览新闻、查阅兴趣内容、了解时事动态等。从使用时间看周末及假期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平时,部分学生每天使用时间超过两小时,甚至出现沉迷现象。

从使用场所看家庭环境成为主要使用场所,学校通常限制或禁止带入手机。从使用管理看家长监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家长制定明确规则,限制使用时间内容;部分家长则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学生过度使用。从使用态度看学生普遍认为智能手机既能帮助学习也可能影响学习,但缺乏足够自控能力容易受诱惑干扰。不同家庭背景、学校环境、个人特质学生在智能手机使用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使用频率、目、内容选择等方面多样化特征。六年级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合理使用意识与能力仍需提升,家庭学校指导监管有待加强。

二、智能手机使用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与表现

智能手机使用对六年级小学生学习行为产生多方面影响,既包含积极促进作用也存在消极干扰因素。积极方面智能手机拓展了学习渠道与资源,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学习应用程序、网络课程、知识问答平台等获取丰富学习资料,突破传统教材局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智能手机提高了学习兴趣与动力,生动形象多媒体呈现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具吸引力增强学习参与度。智能手机也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进度,培养信息筛选、知识整合能力。

然而消极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智能手机严重分散学习注意力,频繁消息提醒、游戏诱惑等干扰导致学生难以长时间专注学习任务。智能手机影响学习时间安排,过度使用占用大量本应用于学习时间,导致作业完成质量降低学习效率下降。智能手机可能弱化基础能力培养,过度依赖搜索引擎、计算器等功能,削弱记忆力、计算力、思考力等基本认知能力。智能手机还影响身心健康,长时间使用导致视力下降、颈椎不适、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学习状态。通过观察发现沉迷智能手机学生往往表现出学习成绩波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延、独立思考能力减弱等问题。智能手机对六年级小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呈现双面性,关键在于使用方式与程度,合理使用能够辅助学习,过度使用则会阻碍学习发展。

三、小学生智能手机合理使用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六年级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及其对学习影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共同推进智能手机合理使用。家庭层面家长应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以身作则,避免过度沉迷手机为孩子树立榜样;制定合理使用规则,明确规定使用时间、场合、内容等,签订使用协议共同遵守;加强亲子沟通了解孩子使用目与内容,针对性引导培养正确价值观;安装管理软件设置使用时间限制,过滤不良信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增加亲子互动活动,减少孩子对智能手机依赖。学校层面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校园内智能手机使用规定,建立手机保管机制避免影响正常教学;开展专题教育组织讲座、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智能手机利弊增强自控意识;优化教学方式适当融入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智能设备辅助学习;加强师生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状态变化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社会层面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净化网络环境;优化软件设计,各类应用应增加青少年模式,限制使用时长过滤不良内容;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健康用机氛围形成社会共识。学生自身层面提高自我认知,了解智能手机影响增强自律意识;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被手机干扰学习;培养多元兴趣,参与体育、艺术等活动减少对手机依赖;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引导六年级小学生形成健康合理智能手机使用习惯,使智能手机真正成为学习生活助手而非阻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学习重要工具,使用普及率不断提高,但使用目、方式、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智能手机使用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双面影响,既能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兴趣也可能分散注意力、占用学习时间、弱化基础能力;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合理规则、加强教育引导、优化技术设计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使用习惯。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家庭背景、学校环境下智能手机使用差异,以及长期使用对认知发展影响等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姬静怡.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分析与引导方法[D].河北北方学院,2020.

[2] 郑祖军.浅谈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正确方法[J].智富时代, 2019(5):1.

[3] 肖玲燕.小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的实践摸索[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23):035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