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萍

湛江市第二十七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本文立足核心素养理念,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学科核心内涵,聚焦思维培养,提出构建思维导向课堂模式。基于能力提升角度,优化问题解决途径,从素养发展维度创新实践应用方法。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融合核心素养理念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实践应用水平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成为指导教育实践重要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基础形成关键期,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焦点。文章从思维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发展三个维度出发,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具备数学核心素养人才。

一、聚焦学科核心,构建数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在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感等基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重要工具,其本质特征表现为抽象性、逻辑性、符号性等。聚焦此核心,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富有启发性问题引导思维发展,组织有效交流促进思维碰撞。教学过程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原则,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思考。注重培养数学直觉鼓励猜测验证,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强调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不同解题策略促进发散思维形成;引入数学史元素,展现数学思想演进过程,增强文化底蕴。探究性学习也是培养数学思维有效途径,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以及反思总结等环节让学生体验数学思维全过程。

思维导向课堂构建需要科学设计活动,教师应注重活动结构安排与思维深度引导。课前可设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课中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探究,注重概念形成过程,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延伸思维训练。教学中还应关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用准确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评价体系也应聚焦思维发展,摒弃单纯关注答案正误做法,着重评价思维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思维导向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重视思维过程。数学思维培养还需注重联系现实,将抽象数学概念与具体生活情境结合,增强学习意义感。注重培养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比较与反思,形成认知能力。通过以上策略将思维培养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系统形成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立足能力提升,优化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优化教学途径需要教师创设问题链,循序渐进培养能力,设计一系列关联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强调问题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理解问题、分析条件、寻找关系以及检验结果等系统解题思路。注重多元解法比较,鼓励学生探索同一问题不同解法,通过比较分析培养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创造性思维突破传统单一答案限制,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设计贴近生活情境问题,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理解应用题能力,引导学生准确分析关键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单元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系列问题链优化教学。课堂伊始展示教室内多个物品,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引导认识物体形状特征,出示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转换视角观察,认识从正面、侧面、俯视角度看到形状差异。然后设计开放性任务如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两个圆柱体拼搭物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进一步引入生活场景,如设计教室布局图,将几何体知识应用于实际,组织学生交流拼搭作品,分析不同角度观察特点,比较各种设计优缺点。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更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形成立体思考习惯,体验数学问题解决全过程真正实现能力提升。

三、着眼素养发展,创新数学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

创新方法应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应用价值,引入项目学习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设计贴近生活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利用数字技术辅助理解抽象概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学习效果,开展跨学科学习,拓展应用视野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体现数学工具性价值。建立数学建模意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鼓励数学日记撰写,促进反思总结通过记录学习收获、困惑、感悟形成自我反思习惯,深化数学理解,全面促进素养发展。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加与减单元教学中,可创新实践应用方法。教师需要设计班级小超市项目作为核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学习。让学生收集日常用品价格信息,制作价目表,体验数据收集应用。然后分组开展购物活动,一组扮演售货员,一组扮演顾客,进行实际购物计算,解决买几件物品总价是多少、付款后应找回多少钱等实际问题。引入复杂情境如满30元减5元、第二件半价等促销活动,让学生思考最优购买方案,进一步结合数字技术使用平板电脑模拟收银系统,输入商品价格、计算总价及找零。还可跨学科融合将加与减应用于记录植物生长高度变化,绘制变化图表理解数学与科学联系,引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超市体验日记,记录自己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策略及感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将加减运算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工具,真正理解数学意义,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结论: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聚焦学科本质,构建思维培养策略,立足能力提升,优化问题解决途径,着眼素养发展创新实践应用方法。三者相互联系、递进发展,共同构成完整教学体系。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基于学情,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结合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家校协同,将数学学习延伸至课外形成全方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10):18-21.

[2]林锦兵.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0):34-36.

[3]周芊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5,(0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