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读导写”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何丽琼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美仁中学 362101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读导写”模式的实践应用及其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读导写”模式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展示其在课堂中的实施过程,包括阅读素材的选择、阅读对写作的引导策略以及写作训练的开展等方面。研究发现,“读导写”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技巧,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思路。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素材匮乏、语言表达不准确等。“读导写”模式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通过阅读为写作提供引导和支撑,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兴趣不足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通常以布置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为主,缺乏趣味性和情境性,导致很多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二)写作素材匮乏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缺乏足够的素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描述事物。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

(三)语言表达不准确

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如语法错误、词汇使用不当、句式单一等。这反映出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书面表达。

三、“读导写”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强调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而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则指出语言输出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内化和巩固。“读导写”模式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理解性语言素材,而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方式,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能够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理论关注语篇的结构、衔接和连贯等方面。在“读导写”模式中,通过对阅读文本的语篇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语篇的结构特点、衔接手段和连贯方式,进而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自己的写作更加有条理、连贯。

四、“读导写”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阅读素材的选择

1. 教材文本

教材的课文经过精心编排,具有典型的语篇结构和丰富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作为阅读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关于旅游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课文的开头是如何引入旅游话题的,中间部分是如何描述旅游经历的,结尾又是如何总结旅游感受的。

2. 课外阅读材料

除了教材文本,还应适当引入课外阅读材料,如英语简易读物、英语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等。这些材料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对写作的引导策略

1. 语篇结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语篇结构分析,让学生明确不同类型语篇的常见结构模式。例如,记叙文通常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议论文一般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学生在了解这些结构模式后,在自己的写作中就可以参照应用,使自己的写作更加有条理。

2. 语言知识积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积累词汇、语法和句式等语言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词汇卡片,将阅读中遇到的新词汇、有用的语法结构和新颖的句式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章时,学生可以记录下“advance in technology”、“with the development of”等词汇和句式,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

3. 写作思路启发

阅读文本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挖掘出可用于写作的主题、观点或事件。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关于友谊的启示?”“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通过这样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选择。

(三)写作训练的开展

1. 仿写

仿写是“读导写”模式中常用的写作训练方式。教师根据阅读素材,设计仿写任务,要求学生按照阅读文本的语篇结构、语言风格或部分内容进行仿写。例如,在学生阅读了一篇关于描写家乡美景的记叙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写一篇描写自己校园的记叙文,在仿写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续写

续写也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教师给出一篇阅读文本的开头或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续写剩余部分。例如,在学生阅读了一篇关于冒险故事的文章后,教师给出文章的开头,让学生续写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自由写作

在学生通过仿写、续写等训练方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后,可以开展自由写作。教师给出一个宽泛的写作主题,如“我的梦想”“环保行动”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写作。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运用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

五、“读导写”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读导写”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趣、多样的写作情境。学生在阅读有趣的文本后,更容易产生写作的欲望,不再觉得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例如,在阅读了一篇关于魔法世界的英语简易读物后,很多学生都主动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想象中的魔法世界的文章。

(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阅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句式以及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这些都成为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在阅读了多篇关于自然景观的文章后,学生在写关于旅游的文章时,就可以轻松地引用其中的一些描述自然景观的词汇和句子,使自己的文章更加丰富。

(三)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读导写”模式下,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的语篇分析和语言知识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仿写、续写等写作训练方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的写作顺序、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等。例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读导写”训练后,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语言表达上也更加准确、流畅。

六、结论

初中英语“读导写”模式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合理选择阅读素材、运用有效的阅读对写作的引导策略以及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技巧。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读导写”模式,以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