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

张文英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 353200

摘要: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习惯重要途径,面临着诸多现状困境与挑战。本文从教学现实出发,分析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创新教学方法策略及优化评价体系思路,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教学实效性。通过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形成完整阅读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焦点。然而实践中仍然存在认识不足、方法单一、评价失衡等问题,制约了阅读教学效果。本文立足教学实际,探究整本书阅读现状困境,提出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把握现状困境,明晰阅读教学痛点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面临多重困境,其一体现在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仍停留于传统教学模式,将整本书割裂成片段进行教学,忽视了完整阅读体验,难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整体魅力。其二表现为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部分学校图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其三教学方法单一乏味,过分强调知识灌输与文本分析,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热情。同时课程安排紧张问题普遍存在,整本书阅读往往被挤压至课外时间,缺乏系统指导与跟进。其四教师指导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自身阅读量不足,缺乏整本书教学经验,难以提供有效指导。其五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阅读习惯尚未形成,面对长篇文本易产生畏难情绪。其六评价机制不科学,过分关注知识考核,忽视阅读过程与情感体验,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阅读,难以真正培养阅读兴趣与能力。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制约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瓶颈,需要突破现有困境,探索科学有效教学路径。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方法是破解整本书阅读困境关键所在,应构建引导—体验—分享—拓展四步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引导环节,激发阅读兴趣;组织深入体验活动,促进文本理解;开展多样化分享交流,碰撞思想火花;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实现知识迁移。采用分层阅读法,根据学生不同阅读水平制定相应目标任务,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提升阅读吸引力。实施项目式学习,围绕整本书设计主题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改编、情景演绎等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注重阅读与写作结合,通过读书笔记、续写改编、角色替换等形式,促进读写互动,深化文本理解。开展合作学习也十分重要,组建阅读小组,设立阅读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课外阅读指导不可或缺,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以《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为例,设计荒岛求生主题项目学习。先通过播放荒岛求生视频片段,展示荒岛环境图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随后引导学生分组阅读,分别关注主人公生存智慧、情感变化、人生哲理等不同层面,满足差异化阅读需求;接着开展荒岛物品创造大赛,让学生根据书中描述,设计制作鲁滨逊使用工具模型,深入理解主人公困境与智慧;组织荒岛日记写作,让学生代入主角视角,记录荒岛生活,促进情感共鸣;举办荒岛生存技能展示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简单生存技能并展示,将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设置与鲁滨逊对话环节,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扮演鲁滨逊回答,深化对人物理解;最终举行“荒岛生存启示录”讨论会,交流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坚强意志、自我救赎、文明思考等深层主题,实现从文本阅读到生命教育升华,真正体现整本书阅读育人价值。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评价体系,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优化评价体系是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重要举措,应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打破教师单一评价局面,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主体,全方位反映阅读成效。创新评价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关注阅读速度、理解深度、思维广度、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表现。丰富评价方式,除传统笔试外,增加口头汇报、阅读实践、成果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现学生阅读成果。建立成长性档案袋,记录学生阅读轨迹,反映阅读进步情况,培养自我反思能力。注重评价反馈利用,及时向学生提供具体、明确、建设性反馈,指导后续阅读改进方向。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评价新模式,借助阅读软件平台,实现阅读数据收集分析,为精准教学提供依据。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评价为例,设计索亚探险家成长记录册多元评价体系。先建立阅读进度监测表,将全书分为若干阶段,学生自主记录阅读页码与时间,形成阅读习惯;设计角色共情评价卡,学生选择感兴趣人物,记录其性格特点、行为动机、情感变化,评价其行为对错,培养批判性思维;创建冒险地图项目,学生根据书中描述绘制汤姆历险地理图,考查文本细节把握能力;组织索亚精神演说会,学生即兴演讲,阐述对冒险精神、友谊忠诚等主题理解,评价演讲内容深度与表达流畅度;开展续写故事竞赛,学生创作汤姆新冒险故事,评价想象力与创造力;设置阅读反思问卷,引导学生思考从汤姆身上学到什么如何看待叛逆与冒险等问题,促进价值观塑造;最终举办“索亚冒险嘉年华”成果展示会,学生选择喜欢形式展示阅读收获,同学互评,家长参与点评,形成立体评价。

结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改革需要综合施策,系统推进。通过准确把握现状困境,明晰教学痛点找准突破口;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转变学习方式;优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三方面共同构成整本书阅读教学完整体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阅读教学模式,深化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路径,构建更加科学完善评价标准,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清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文理导航(上旬),2025,(01):82-84.

[2]李丽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7):6-7.

[3]郑璐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4,(1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