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李广东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校 邮编:136105
摘要:本文聚焦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现状,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困境,提出创新思路提升实施效能,探讨整合资源优化实践路径。通过梳理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应用情况,揭示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参与度、评价机制等方面问题,进而提出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多元互动模式等策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资源整合方案,推动高中音乐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探究式教学;应用困境
引言: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重要实践方式,其在高中音乐课堂应用引起广泛关注。此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然而当前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多角度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探寻有效解决路径。通过把握应用困境,提出创新思路,整合优质资源,为高中音乐探究式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探寻现状,把握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困境
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施现状呈现出复杂图景,表现为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脱节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音乐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理解停留于表面,未能把握其本质内涵,导致课堂实践中常出现“形似神不似”情况,即形式上按照探究步骤组织教学,实质上仍然延续传统灌输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制约探究式教学深入开展,部分教师缺乏足够学科融合视野与音乐实践经验,难以设计富有挑战性且合理可行探究任务,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音乐探索活动。学生探究能力参差不齐,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对非主科学习投入精力有限,加之长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探究意识薄弱,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难以主动参与音乐探究活动。
教学资源匮乏亦构成制约因素,高中音乐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学设备更新缓慢,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足,探究活动开展受限。课程安排方面,高中音乐课时量少、连续性差,探究活动往往因时间不足而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真正有深度探究。评价机制缺失,现有评价体系难以科学客观反映探究式学习成果,过分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打击探究积极性。学校、家庭、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未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探究式学习难以延伸至课外。
二、创新思路,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效能
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实施效能,需从多维度进行创新突破。先应转变教学观念,需要教师将角色定位为学习引导者,营造开放包容学习氛围;构建层次分明探究任务体系,根据学生音乐素养基础设计循序渐进活动;采用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小组协作、角色扮演、项目学习等形式;注重学科融合,将音乐与历史、物理、文学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坊等提升教学能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关注探究过程;优化课程设置,适当增加音乐课时或通过社团活动延伸学习空间;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结合真实音乐实践场景设计任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探究沉浸感;建立反思机制,引导学生定期梳理学习收获与困惑,促进元认知能力发展。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必修一第五单元《大江东去》为例,教师设计“艺术歌曲与文学融合”主题探究活动。先创设问题情境:艺术歌曲如何表现文学作品意境?音乐与诗词如何实现完美结合?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研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分析其意象、情感与节奏特点;聆听《大江东去》全曲,分析作曲家如何通过旋律走向和声变化、速度转换等音乐元素表现“大江东去”磅礴气势与“人生如梦”哲理思考;比较不同演唱者对此曲诠释差异,探讨演唱技巧对艺术表现力影响;引导学生尝试改编《大江东去》片段,选择将作品移植到不同乐器或转换为不同风格,体验创作过程;组织“诗词音乐创作工坊”,鼓励学生选取喜爱古诗词,运用现代作曲软件或传统乐器进行创作尝试;最终举办“诗词与音乐对话”主题音乐会,展示探究成果,邀请文学、音乐教师共同评价,促进学科融合与艺术创新,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与音乐创造力。
三、整合资源,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路径
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实践路径,关键在于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支持系统。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合理规划音乐教室功能分区,建设特色音乐资料库;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鼓励跨学科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与文化场馆建立合作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演出、采风调研;邀请专业音乐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或工作坊;推动家校合作构建探究支持网络,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参与课程辅导;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立音乐教学资源库,开发线上探究学习平台;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地方音乐文化探究等实践活动;建立校际联盟实现优质资源辐射带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探究成果,形成良性互动循环;整合高校资源,邀请音乐学院专家指导教学实践;引入企业资源,争取音乐器材赞助支持探究活动开展。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必修一第十单元《保卫黄河》为例,教师设计抗战音乐与民族精神传承主题探究实践。整合学校资源,联合历史学科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共同设计跨学科探究方案;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参观当地抗战纪念馆,了解抗战历史背景;邀请当地合唱团指挥来校教学《保卫黄河》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通过家校合作,征集家中长辈抗战记忆或收藏抗战文物,举办我家与抗战微型展;利用数字资源,建立抗战音乐云数据库,收集国内外优秀《黄河大合唱》演出版本;组织学生利用社区资源走访老兵,记录口述历史;利用学校公众号发布学生探究成果,扩大影响。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高中音乐课堂探究式教学法应用探究需要立足现实困境,通过创新思路提升实施效能,整合多方资源优化实践路径。当前高中音乐探究式教学面临认知误区、专业能力、资源条件等多重挑战,需要从教学理念转变、任务设计优化、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加强学校内外部资源整合,构建多元支持体系。未来高中音乐教育发展应进一步强化探究式教学实践探究,促进教学模式转型升级,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推动音乐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芳.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路径研究[J].教师, 2024(5):114-116.
[2] 刘琴辉.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7):2.
[3] 李翠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尝试与思考[J].科学中国人, 2016(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