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音乐课堂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策略

作者

朱璇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272000

课题名称:核心素养下的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程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策略问题,通过分析现阶段唱游教学中存在困境,探索融合多元活动深化学习体验途径,提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评价机制方案。构建情景化教学环境、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结合肢体律动表演能有效提升学生兴趣;注重跨学科知识融合、引入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拓展体验空间;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自主评价意识培养对促进核心素养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唱游体验;教学策略

引言:音乐是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文化理解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唱游教学是小学低学段音乐课程主要形式,集歌唱、游戏、表演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对传统唱游教学提出新要求,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构建更具体验性、互动性教学环境,成为当前有待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当前小学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实施困境,提出创新路径与实效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小学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的实施挑战

小学音乐低学段唱游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有待解决问题。教学理念未能充分转变,部分教师仍延续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致使课堂氛围沉闷,学习兴趣低落。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选材单一,缺乏新颖性与时代感,无法满足当代儿童多元文化需求。教学形式较为僵化,过分强调演唱技巧讲解,忽视游戏元素融入,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投入音乐情境中体验音乐魅力。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许多学校音乐教室配备简陋,教具缺乏,多媒体设备运用不足,限制了教学效果发挥。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过于关注结果评价而非过程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家校协同机制缺失,家长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缺乏必要支持与配合,使音乐学习停留于课堂无法延伸至生活。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非专业背景教师担任音乐教学工作,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能力有限,难以开展高质量唱游活动。课程安排时间紧张,每周音乐课时较少,难以保证充分教学时间,导致唱游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开展。这些现状反映出小学低学段唱游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尚存较大差距,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评价等途径进行系统性变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小学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的创新路径

针对小学低学段唱游教学困境,创新路径主要体现在活动融合与体验深化两方面。构建情境化教学环境,通过创设贴近儿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融入音乐世界。比如设计“森林音乐会”主题活动,布置教室环境,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模拟森林场景中感受音乐节奏与旋律。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将音乐元素融入游戏活动中,如音乐接力赛、节奏模仿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习得音乐知识。注重肢体律动表演结合,鼓励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表达音乐感受,增强音乐体验深度。设计简易舞蹈动作配合歌曲演唱,或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即兴创作动作,促进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协同发展。强化跨学科知识融合,将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元素有机融入唱游教学中。如结合语文课学习童谣创作歌词,配合美术课绘制音乐情境画面,借助体育课编排律动表演等。

引入民族民间音乐元素,选取富有地方特色民歌、儿童歌谣当做教学素材,通过讲述相关文化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魅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动音乐素材,利用音乐APP辅助教学,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开展主题性音乐活动,围绕节日庆典、季节变换等主题设计唱游活动,使唱游教学融入更广阔社会文化背景。鼓励创造性表达与即兴创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引导其在已有音乐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奏、改编甚至创作,培养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创新路径,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唱游教学局限,构建更加多元、互动、体验式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的实效策略

实现小学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质量提升,需采取整合资源与优化评价双重策略。加强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充分挖掘校园环境资源价值,如利用操场、花园等自然空间开展户外唱游活动,营造更加开放学习氛围。建立音乐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收集整理优质教学案例、音频视频素材,供教师参考借鉴,促进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拓展社会音乐资源,邀请专业音乐人士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博物馆等场所,拓宽音乐视野,丰富体验内涵。优化教学设备配置,完善多媒体设施,配备必要乐器与教具,为开展多样化唱游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摒弃单一结果评价方式,构建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自评互评等多维度评价机制。重视学生参与度、情感表达、创造性表现等方面评价,全面反映学习成效。

注重过程性评价方式,通过观察记录、作品收集、表演展示等形式,关注学生在唱游活动中情感态度、参与热情、合作能力等方面变化,及时给予反馈引导。重视学生自主评价意识培养,鼓励其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明确进步与不足,增强学习责任感与自主性。加强家校协同评价机制,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观摩与评价,了解学生音乐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音乐学习点滴进步,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这些实效策略有助于优化教学环境,提升评价科学性,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结论: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低学段唱游体验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分析现状困境、提出创新路径、构建实效策略,形成较为完整理论框架。唱游体验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情境创设与游戏化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融入多元文化元素,促进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评价应关注过程性表现,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未来应进一步聚焦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学生特点,探索更具针对性教学策略,推动小学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超.素养导向下小学第一学段音乐唱游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2024,(05):58-59.

[2]王东红.结合趣味唱游,构建小学音乐趣味课堂[J].亚太教育,2024,(11):124-126.

[3]戴东阳.小学低学段音乐“唱游教学”研究[D].江汉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