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研究
康釗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1300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对于提升煤炭行业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本文深入探讨煤炭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的现状、工艺协同的重要性,分析两者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煤炭行业;智能化工厂;工艺协同;发展研究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煤炭行业长期面临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智能化技术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智能化工厂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而工艺协同则强调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与优化整合,两者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提升煤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二、煤炭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现状
目前,煤炭行业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生产环节中,自动化采煤设备、智能掘进装备广泛应用,综采自动化系统可依据煤层变化自动调控参数,提升采煤效率与安全性;运输环节引入胶带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井下无人驾驶车辆,实现高效精准运输;安全监测依靠传感器与智能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及时预警隐患。我国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在生产效率、安全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如大幅减少人员投入、降低事故率、实现绿色生产。但整体而言,行业智能化仍处于发展阶段,地区和企业间智能化水平差异大,技术应用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
三、工艺协同在煤炭行业的重要性
(一)提升生产效率
煤炭生产涉及多个复杂环节,从采煤、掘进、运输到洗选加工等,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生产效率。通过工艺协同,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中间环节的等待时间与资源浪费,实现各生产环节的无缝对接。例如,在采煤与运输环节协同方面,根据采煤机的割煤速度实时调整胶带输送机的运输速度,确保煤炭能够及时、顺畅地运输,避免煤炭积压或运输不及时导致的生产中断,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二)保障安全生产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工艺协同能够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各生产环节安全信息的共享与联动。例如,当瓦斯监测系统检测到瓦斯浓度异常时,能够立即联动通风系统加大通风量,同时控制采煤机、掘进机等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此外,通过工艺协同优化作业流程,减少人员在危险区域的停留时间,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风险,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三)促进节能减排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工艺协同有助于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例如,在洗选加工环节,通过与采煤环节的协同,根据原煤质量实时调整洗选工艺参数,提高煤炭洗选精度,减少精煤损失,同时降低洗选过程中的水、电等能源消耗;在矸石处理方面,通过工艺协同实现矸石的井下充填或综合利用,减少矸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煤炭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难题
煤炭行业虽已应用智能化技术,但仍面临诸多瓶颈。在地质探测方面,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现有技术在精度与实时性上难以满足智能化开采需求;煤岩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和稳定性不足,影响采煤效率与设备寿命。此外,各生产环节设备通信协议、数据接口不统一,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困难,阻碍工艺协同发展。
(二)人才短缺
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亟需兼具煤炭专业知识和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煤炭行业人才结构失衡,传统专业人才居多,智能化技术人才匮乏。同时,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无法满足智能化发展需求,导致员工对新技术、新设备操作和维护能力不足。
(三)建设成本高
智能化工厂建设涉及设备采购、系统集成、网络建设等多方面高额投入,对中小型煤炭企业而言负担沉重。且智能化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需专业人员与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工艺协同改造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样需要资金,加剧企业资金压力。
(四)管理体制不适应
传统煤炭企业管理体制僵化,部门间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流程冗长,难以适应智能化发展要求。智能化工厂建设需扁平化、高效的管理模式,工艺协同也要求打破部门壁垒,但实际工作中部门各自为政,严重影响智能化建设与工艺协同的整体效果。
五、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大对煤炭行业智能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例如,针对高精度地质探测技术、煤岩识别技术等,设立专项科研项目,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科技攻关。同时,加快制定统一的设备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标准,促进不同生产环节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协同控制。此外,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智能化技术在煤炭行业的深度应用,提升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的技术水平。
(二)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健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调整和优化相关专业设置,加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培养适应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煤炭企业要加强内部员工培训,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组织技术交流与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尤其是具有智能化领域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充实企业人才队伍,为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优化成本控制与资金投入
煤炭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推进项目实施,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建设。在设备采购方面,通过集中采购、招标等方式,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在系统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部分可升级改造的设备和系统进行优化,减少重复建设。此外,积极争取政府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降低企业资金压力,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
煤炭企业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智能化发展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推进管理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传递和决策执行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中的职责与分工,打破部门壁垒。同时,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生产、安全、设备、人员等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六、结论
煤炭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发展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目前在建设过程中面临技术、人才、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人才培养、优化成本控制、创新管理体制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智能化工厂建设与工艺协同的深入发展。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煤炭行业将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峰,胡成军,王奕鸣.中煤能源煤炭板块人工智能应用与挑战[J].智能矿山,2025,6(03):18-24.
[2]郭华.人工智能在煤炭运销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J/OL].煤炭技术,1-4[2025-05-08].
[3]沈筱.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助力煤炭行业供应链建设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24,44(09):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