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初中生物理思维导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研究

作者

李瑜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十七中学 116200

摘要: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将散乱的物理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让学生形成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全面认知,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主导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合,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思维导图;理解和运用能力

引言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助力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将不同的物理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思维导图还可以为初中学生在物理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具备更高水平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记笔记方式,它被称为“放射性思维”的完美体现!它由三个神奇的元素组成:中心主题、分支和节点。中心主题是要关注或记录的主题。可以使用关键词或图形来呈现,或者用颜色标识以突出其重要性。分支代表主题下的不同等级,可以用关键词或图形表示。而节点则是同级分支之间或上一级分支与同级分支之间的连接点,表示它们之间的包含或并列关系。这样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呈现出一棵挺有意思的树形结构。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旧有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

尽管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要求物理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立场,但由于思维惯性和考试成绩带来的压力,有些老师仍然坚持旧有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没有真正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这些老师的授课方式相对比较单一,通常以讲解为主,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从而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科目。虽然与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理解难度。如果教学方式过于零散或缺乏系统性,学生在学习时便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甚至会在遇到难题时变得望而却步。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物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不断的掌握和巩固。如果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学生们在学习中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无法准确把握物理知识的脉络和重点。

三、提高初中生物理思维导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研究

(一)运用思维导图,发展创造性思维

物理和数学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有许多共性,都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思维。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物理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优化物理教材,丰富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物理思维。同时,思维导图的脉络性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网格状的物理思维方式,扩宽物理学习的经验,并且培养学生快速找寻答案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框架,为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以思维导图整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在学习物理学中,各个概念必须建立在整体的物理学体系之上。因此,对于掌握某一概念,需要对它所涉及到的其他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一概念时,需要了解和掌握“反射”、“入射角”、“反射角”、“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定律”、“光路可逆”等多个相关的概念。否则,就无法真正掌握这一概念,也无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学的概念,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像“光的反射”这样的一级节点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起点,然后可以针对这个概念所涉及到的其他概念,设置对应的二级、三级、四级节点,进一步进行扩展和细化。比如,在“光的反射”节点下,可以设置“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分类”和“光路可逆”等三个三级节点,然后再在“光的反射定律”节点下面设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等五个四级节点,以此类推。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将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加明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水平。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由于知识点多、分散且难以理解,很多学生经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这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和整理,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提升学习效果。尤其在物理实验方面,需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观察实验现象,最终得到物理规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而思维导图可以记录和可视化展示实验设计和思考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达到物理实验学习的目的,使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冯继增.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20(S2):160.

[2]沈梅玲.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J].考试与评价,202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