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特殊教育培智生活数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探索

作者

黎国瑜

南宁市武鸣区特殊教育学校 530199

摘要:特殊教育中的培智生活数学教育,指的是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本篇文章对于个性化教育模式在培智生活数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多个方面去探讨了建立个性化教育的策略,并结合了相关实际案例描述了其发挥的作用,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参考,推动培智生活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特殊教育;培智生活数学;个性化教育模式

引言: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对于学习新的知识,理解相关知识概念等方面都和普通的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他们的特殊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精准地对接学生的兴趣点,学习风格,为此打造量身的教学方式。当培智学生能够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进行学习,就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去,去提升对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仅增强了他们生活自理上的自信心,也为他们融入社会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一、特殊教育培智生活数学个性化实施的重要性

(一)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智力障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极大,在认知水平、学习速度和兴趣爱好上都大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就可以快速识别简单的数字,但是在计算方面上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对于空间感知却又十分敏锐,在学习关于图形方面知识时一点就通。个性化的教育正是在这些差异上,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了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切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不断进步。

(二)促进生活能力的发展

培智生活数学的重点就在于培育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采用个性化教育模式时,考虑学生当下的生活状况和未来的生活需求,去挑选了极具生活相关性的教学内容,例如认识钱币、计算物价、明白公交站点等。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去掌握相关数学技能,使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提升,可以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

二、个性化教育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个性化教学目标

在培育生活数学的教学领域,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全方位地评判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水平,对数学的概念理解等;深度剖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判断他们的思维发展阶段及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同时,紧贴学生的生活需求,去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需求,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去构建。以轻度智力障碍且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为例,知识技能的目标可以定为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日常生活中购物金额的计算;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则是通过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对数学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为了培养对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及积极的态度[1]。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目标设定为认识基本数字和简单图形即可;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直观的感知、模仿去帮助他们建立基础的数字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勇敢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二)将教学与个性化完美融合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中,要正视学生个体间所存在的差异、贴切生活实际、才是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筛选、调整和补充。

在内容筛选上,首先聚焦在家庭生活理财、时间管理、出行规划等和学生日常紧密相关的板块上,将这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有些学生对绘画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把数学知识巧妙地和绘画进行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绘画时通过对线段的测量、计算图形面积等方式去完成绘画创作。这样一来,不仅仅强化了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艺术素养。

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及社区资源,开创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像在本地传统集市中的价格交易计算,对于社区活动的场地测量等,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理解与吸收,全方位提升培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个性化的情景教学

在培智生活数学教学里,融入生活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教师可以打造出逼真的生活场景,把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巧妙藏在其中。例如模拟餐厅,学生在身处这个情景时,需要自主去计算菜品的价格,核对付款金额。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的价值就变得直观、实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出对于学习的兴趣性。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关键环节,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方式去评估培智学生。定期去开展数学知识的技能测试,以此量化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状态,记录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合作能力。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促使他们反思学习的过程,总结自我进步的地方。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对于家庭生活数学的应用能力。最后,教师根据这些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建议与指导。

三、培智生活数学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案例

在某个特殊教育学校的培智班级中,其中有12名学生,年龄分布在10至15岁。这些学生智力障碍程度大不相同,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也是大相径庭。有的学生基础较好,能够掌握简单的运算;有的学生则会面临很多困难,连对数字的认知都存在问题。为了确切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毅然决定采用了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开展培智生活数学的教学。

四、结论

在特殊教育培智领域,生活数学个性化教育模式极为重要,是提升教学成效、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关键方式[2]。首先要精准评估出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培智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和生活能力。未来,着重研究现代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融合,以及加强家校合作,汇集各方力量,共同助力特殊教育学生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闵然.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初探[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二).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特殊教育学校;,2023:203-208.

[2]黄依漳.个别化教育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