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研究
王兆明
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问题,通过分析现状困境,揭示影响因素,提出提升路径。农村青年教师面临职业认同感低、工作环境艰苦、发展机会少等困境;受个人追求、学校环境、社会认可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完善激励机制,优化成长环境,构建支持体系,以促进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科学评价制度、营造专业文化氛围、强化教师主体意识、实施差异化培训策略能有效激发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引言: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是基础教育重要力量,其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教育质量提升。近年来农村教育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深入研究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问题,对于激发教师内驱力,促进专业成长,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现状困境,探究影响因素,提出提升路径,为促进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探析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现状困境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现状呈现多重困境。其一表现为职业认同感缺失,许多青年教师进入农村教学岗位缘于就业压力而非职业热爱,致使工作热情不高,专业发展主动性不足。其二体现于成就感获取困难,农村学生基础普遍薄弱,教学成果难以短期显现,教师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职业成就感难以满足。其三反映在职业前景模糊,农村教师晋升渠道狭窄,职称评定标准城乡一体化但资源却差异明显,使青年教师对未来发展缺乏清晰预期。其四表现为专业压力与支持失衡,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而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专业指导缺乏,造成能力提升压力大而支持不足局面。
青年教师还面临经济待遇现实困境,尽管国家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但总体薪酬水平仍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生活需求,特别是偏远地区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经济压力。另外工作环境限制也制约发展动机,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教学资源缺乏,班级规模大,教师负担重,工作条件艰苦影响专业投入热情。最终表现为社会认可度不高,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认同感较低,职业荣誉感缺失,外部激励机制不足,难以形成持久发展动力。这些困境交织形成复杂局面,致使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不足,主动性不强,创造性不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剖析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影响因素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复杂交互特征。从个人层面看,价值观念构成关键影响因素,教育理想信念强烈程度直接决定专业投入意愿;职业认同感高低影响发展持久力,认同感强则愿意克服困难坚守岗位;自我效能感当做内在驱动力,影响教师应对挑战信心;成长需求层次差异导致专业追求不同,部分教师满足于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缺乏更高层次追求。从学校层面看,管理机制科学程度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过于刚性管理压抑创造热情,而民主参与则激发主人翁责任感;考核评价体系合理性影响发展方向,唯分数论影响教师专业追求;培训机会多少直接关系能力提升空间,农村教师培训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文化氛围塑造专业成长环境,良好氛围促进教学研讨交流。
从社会层面看,政策支持力度决定外部保障条件,教师待遇提升政策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通道畅通程度影响长期规划,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建设情况影响职业流动性;社会认可度形成外部激励力量,教师地位提升有助于增强职业自豪感。从家庭层面看,工作生活平衡状况影响专业投入精力,家庭负担过重分散职业精力;经济压力大小制约专业发展空间,基本生活保障不足则难以追求更高层次需求;家人支持程度影响职业坚守决心,家庭理解支持有助于克服困难专注教学。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复杂影响网络,共同塑造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现状,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精准施策,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
三、构建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提升路径
针对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不足问题,应构建多维提升路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优化外部激励机制,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政策,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向一线教师倾斜;健全职称评聘制度,设立符合农村教育特点评价标准,拓宽晋升通道;强化荣誉激励力度,设立农村优秀青年教师奖项,增强职业荣誉感。加强内在动机培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承教育情怀,强化使命担当;组织典型案例学习,树立农村教育榜样,增强职业认同;引导反思性教学实践,体验教育成就感,激发专业成长兴趣。完善专业支持体系,构建校本研修制度,开展集体备课,课题探究等活动促进共同成长;实施导师帮扶计划,安排经验丰富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线上学习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农村教师定期进修学习。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避免过重负担;完善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解决住宿问题;丰富文化生活,组织集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优化学校管理文化,推行民主管理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决策;构建公平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增强教师归属感;打造学习型组织文化,形成共同学习风尚。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农村教育,增强教师社会认可度;加强家校沟通合作,获取家长理解支持;建立社区教育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这些路径形成系统解决方案,从外部条件改善与内在动机激发双向发力,构建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提升长效机制,促进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结论:通过探析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现状困境,剖析影响因素,构建提升路径,形成完整研究框架。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存在多重困境,包括职业认同感低,成就感获取难,前景不明,支持不足等;影响因素涉及个人价值观念,学校管理机制,社会政策支持,家庭生活平衡等多个维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内在动机培育,完善专业支持体系等多维提升路径。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差异化激励机制,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助力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邵华.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性因素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2022.
[2]黄潮.广西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3]丁洁.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研究[D].宁夏大学,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一般专项课题“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研究”(GS[2023]GHBZX4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