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作者

马礼琼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理念背景,聚焦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应用探究,深入分析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实施路径与评价方法。构建问题情境、设计层级探究任务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构成探究式教学设计核心要素;课堂组织管理、师生互动引导及资源整合利用形成实施关键环节;多元化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机制则确保教学效果评估科学全面。通过系统融合三方面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批判思维、激发创新精神,推动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理念重要实践形式,逐渐成为高中生物课堂关注焦点。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科学问题引导、探究活动组织及成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高中生物学科因其实验性、探究性特点,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丰富素材与广阔空间。本文围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应用展开探究,分析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实施路径与评价方法,为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一、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设计策略

探究式教学设计需立足高中生物学科特点,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富有生物学意义探究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生活实际或前沿科学问题,设计真实且具挑战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与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细胞呼吸主题时,教师应当引入高原环境人体适应性变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低氧环境下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使抽象概念与实际现象建立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探究任务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构建不同难度层级探究活动,对于基础性探究设计验证性实验;对于提高性探究,安排半开放实验;而对于拓展性探究,则设计完全开放性探究项目。

科学思维培养贯穿探究式教学设计全过程,教师需精心设计引导性问题,促进学生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考能力发展。通过设置“如果...那么...”假设验证环节,培养学生假设演绎思维;通过对比实验设计培养控制变量思想;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探究活动材料准备也需周密考虑,确保实验器材、数字资源与纸质材料等充分支持探究过程,为学生创造便捷高效探究条件。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路径

探究式教学实施路径构建需立足学科特点,强调过程性参与体验与思维方式培养。课堂组织结构应秉持问题导向原则,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设计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关系重构成为关键环节,教师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学生成为探究主体,形成互动协作机制。注重学习小组异质组合,考虑成员互补性,确保组内有观察力强、动手能力突出及思维活跃等多类型学生,构建平等互惠学习共同体。教师言行举止转向启发引导,通过巧妙设问激发思考,适时提供支持而非直接给予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关注多元资源整合打通课内外学习空间,构建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体系。学习过程中注重科学态度培养,引导学生尊重证据、开放包容、勇于质疑,形成科学精神内化机制;探究活动设计强调适度开放性与挑战度平衡,既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又须保留足够思维空间,激发创新潜能。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走进细胞教学为例,构建生命世界微观探秘主题探究活动展现实施路径。活动设计以洋葱表皮细胞观察为载体,通过问题串引导探究:“为何能看见细胞?细胞具备哪些基本结构?不同生物细胞有何异同?”教学初始展示花草树木与动物图片,提出思考:“它们外表差异巨大,内部构造是否完全不同?”借此引入细胞作为生命基本单位概念。探究过程分层递进,先由教师示范显微镜使用方法,而后学生自主操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自行发现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组织小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发现并思考人体皮肤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可能存在差异。进阶探究中,学生自选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异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教师巧设思考题如“假如细胞失去细胞膜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活动结束环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归纳细胞知识,构建完整认知结构。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评价方法

探究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应突破传统单一结果评价桎梏,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多维度综合评价模式。评价内容需覆盖知识掌握、探究能力等多方面,兼顾认知、情感、行为三大领域;评价主体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学生自评促进认知能力培养,小组互评培养公正客观精神,教师评价提供专业引导,家长参与扩展评价视角,形成立体化评价网络。动态评价理念引入使评价关注学生成长历程而非绝对成绩,通过前后对比发现进步增强学习成就感;评价方式创新应用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学习状况,探究日志记录思维发展轨迹,实验操作考核检验实践能力,探究报告展现问题解决过程,辩论交流呈现表达与思辨能力。建立成长档案袋评价模式系统收集学生探究过程作品,形成完整证据链;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电子评价平台,实现即时反馈与长期追踪相结合。

以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发酵工程为例,构建微生物世界探秘评价体系展现评价方法应用。该评价体系围绕认识微生物种类、了解微生物作用、掌握微生物探究方法三维目标设计。先采用探究计划评价,学生提交发酵实验设计方案,教师从问题提出合理性、变量控制科学性及预期结果分析逻辑性三方面进行评估。实施过程性观察评价,教师巡视小组制作酸奶实验全过程,记录学生操作规范性、团队协作情况及解决突发问题能力,形成过程评价表;创新引入微生物影响调查报告环节,学生走访社区调查微生物对日常生活影响编写调查报告,小组间互评报告科学性与全面性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微生物模型制作环节引入学生自评,根据模型精确度、创意性、表现力进行自我评估,促进反思能力发展。课程结束时组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主题辩论,教师评价学生论据充分性、论证逻辑性及临场应变能力。

结论: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理念重要践行形式,为高中生物课堂注入活力。探究从设计策略、实施路径与评价方法三个维度构建探究式教学完整框架,形成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应用体系。问题情境创设、分层探究任务设计及科学思维培养构成探究式教学有效设计基础;课堂组织管理、师生互动引导及资源整合应用为实施提供保障;多元评价体系与过程性评价机制则确保教学效果科学评估。

参考文献

[1] 姜天亮.高中生物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29):196.

[2] 付丽珍.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  2020.

[3] 李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习技巧探究[J].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