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析

作者

张敏

宣威市宝山镇海西完小

摘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理念,聚焦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困境,提出相应改善策略。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资源利用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从现实困境分析入手,探讨提升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路径,进而提出优化创新方法与多元评价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焦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从低年级抓起,个性化阅读教学当做重要途径,对学生思维发展、语言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二年级学生处于阅读习惯养成关键期,如何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需要解决问题。通过立足实践,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困境,提出相应策略,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实困境与问题反思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依然存在,不少教师仍采用统一化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阅读教学千篇一律。课堂中常见教师主导阅读全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机会。阅读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学校图书角藏书量有限且更新缓慢,难以满足不同学生阅读需求。部分教师习惯于局限于教材范围,拓展阅读内容单一,未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阅读素材。阅读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过分注重阅读量与识字量等量化指标,忽视阅读兴趣培养与阅读体验感受。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通过考试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缺乏多元评价手段。

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知识储备与教学技能。课堂组织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家校协同机制尚未完善,家长参与度不高,对家庭阅读指导不足,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未能有效衔接。部分家长重视考试成绩而轻视阅读兴趣培养,甚至存在功利化倾向。学生阅读能力差异明显,已经形成不同阅读水平分化,部分学生识字量不足,阅读障碍严重,而另一部分学生已具备较强阅读能力,造成教学难度加大。

二、提升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与实践探索

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应用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设计难度梯度阅读任务。优化阅读环境,创设浓厚氛围,建立班级图书角、流动书箱等形式,扩充阅读资源。定期更新图书种类,涵盖不同题材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丰富阅读活动形式,激发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擂台赛、故事会表演、小小讲书人等活动。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改变单一考试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记录、阅读日志、成长档案袋等多种形式。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学会反思阅读过程。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指导能力,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先进个性化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定期举办家长阅读指导讲座,发放家庭阅读指南,建立家校共读机制,设计亲子阅读活动。

以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课前教师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将全班分为三个层次小组,为每组设计不同难度预习任务:A组学生预习生字词并尝试自读课文;B组学生标注不理解段落并提出问题;C组学生查找雪人相关资料扩展阅读。课堂中先创设情境,播放下雪视频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分享雪天经历。接着采用导读-自读-互读-评读模式展开阅读。导读环节,教师范读部分段落,示范朗读技巧;自读环节,学生按照个人节奏自主阅读,标注关键词句;互读环节,小组内交流阅读体会,互相解答疑问;评读环节,各组代表展示阅读成果。针对重点段落雪孩子救小兔情节,A组学生表演情景剧,B组学生绘制思维导图,C组学生创编续写故事。

三、优化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与多元评价

实施基于兴趣分组阅读法,尊重学生选择权,按照学生阅读喜好将班级划分为童话组、科普组、历史组等不同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类型书籍。小组内成员共读共享,定期轮换,既满足个人兴趣又扩大阅读面。推行导读—自读—共读—精读循环模式,形成完整阅读链。建立个性化阅读推荐机制,精准匹配书籍,了解每位学生阅读水平与兴趣特点,有针对性推荐适合书籍。引入项目式学习方法,深化阅读体验,围绕主题设计阅读项目,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简报,举办小型展览。构建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发展,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有机结合,设计科学评价工具。开发数字化阅读平台,拓展阅读空间,建立班级电子图书馆,收集优质电子读物,开发阅读打卡系统,记录学生阅读数据,生成个人阅读画像。注重培养元认知能力,提升阅读效果,教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创新方法与多元评价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前教师设计电子阅读任务单,包含预习题、思考题、拓展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借助班级云平台,上传与课文主题相关拓展材料,满足不同学生阅读需求。课堂上先进行微辩论活动,围绕小马该不该自己过河展开讨论,引发思考。然后实施角色互换阅读法,学生分组扮演小马、老牛、松鼠等角色,从不同视角解读故事,体验人物心理。对于实践这一中心主题,采用问题链引导,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资源与广阔阅读空间。通过多样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关注知识习得,更注重能力培养与情感陶冶,对学生未来学习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在实践探索中需不断反思总结,持续优化教学策略,推动二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有恩.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2,(21):46-48.

[2]王月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如何开展个性化阅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1):74.

[3]金煜程.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时代,2019,(2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