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

作者

于丹珠

河北省肃宁县第一中学 062350

摘要:本文聚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问题,通过分析现阶段教学现状,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两大策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课堂互动;信息技术手段则能为教学注入新活力,实现资源共享与个性化学习。本文对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多元化模式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过分强调知识讲解与题型训练,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思维培养。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与潜能。教学内容方面,许多教师过于注重教材进度,追求知识覆盖面,却忽视知识内在联系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过程中,习题演练占据大量时间,机械重复练习泛滥,创新思维训练不足。

评价机制上,单一考试成绩常作为评判标准,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师资队伍建设亦存在短板,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学理念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另外班级规模普遍较大,教师难以兼顾全体学生,个性化指导不足。课程安排上,高中数学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往往疲于应付,难以静心钻研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层面,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各异,教师难以采用统一教学方法满足全体学生需求。校际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资源集中于重点学校,区域性教育水平差距明显。

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重要路径。问题导向教学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间互助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异质小组,设计合作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分层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基础、提高、拓展三级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总结,体验数学发现过程。概念图教学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理清概念间关系,形成系统认知。翻转课堂模式颠覆传统教学结构,学生课前通过视频等资料自主学习,课堂时间用于解决问题与深度讨论。同伴互教策略鼓励学生互为师生,巩固知识同时提升表达能力。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实用性与趣味性。多元化评价机制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

在人教A版必修二第九章《随机抽样》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效果。课前,教师设计校园满意度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引入随机抽样概念。课堂开始,各小组汇报调查方法与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调查中存在问题,激发探究如何科学抽样兴趣。随后,教师组织分层学习活动:基础层学生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提高层学生探究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区别;拓展层学生探究各种抽样方法适用情境。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数字化工具模拟不同抽样方法结果,让抽象概念具体可感。课堂后半段,教师设计情境任务:某品牌手机质量检测,请学生设计最佳抽样方案。各小组通过合作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方案展示。最终,教师引导全班总结不同抽样方法优缺点,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方法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重要途径。智能教学平台应用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教师借助各类教育平台获取优质课程资源,拓展教学视野。动态几何软件能直观展示数学图形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数学建模软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工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性,教师能实时记录、保存、分享教学内容。微课视频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与进度。教学管理系统辅助教师管理教学过程,包括作业布置、批改、成绩统计等环节。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发现学习问题与规律。云计算技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协同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增强现实技术为数学教学创造虚实结合环境,提高学习趣味性。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辅导系统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行为智能推荐学习内容。

在人教A版必修二第十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尤为突出。教师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设计掷骰子、抛硬币等概率模拟实验,学生通过调整参数观察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稳定性现象,直观理解概率统计作用。课堂讲解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概念时,教师使用交互式概率树状图工具,学生能够动态调整条件,即时观察概率变化,加深对条件概率理解。针对古典概率计算难点,教师开发微课视频讲解排列组合应用技巧,学生可反复观看,按需学习。课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布置分层作业:基础题强化概念理解,挑战题培养概率思维。平台自动批改客观题,为主观题提供解题思路引导。系统收集学生错题数据,生成个性化知识图谱,精准推送针对性练习。另外,教师建立班级在线讨论区,学生可提出学习疑问,同学间互助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概率知识掌握情况,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复习方案。这种信息技术与概率教学深度融合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与信息素养。

结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教学资源不均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互动,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问题导向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策略各具特色,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境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则为高中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智能教学平台、动态几何软件、微课视频等技术应用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明明.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方法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4):91.

[2]覃扬坤.关于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来宾市来宾高级中学;,2019:83-84.

[3]曹萍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2016: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