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杨春芳
张家港常青藤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探究,通过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构建完善评价体系方案,并探索优化实施路径。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教学需强化问题情境创设、注重学科思维培养、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探究对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数学教学重要导向。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关键期,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共同思考问题。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而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仍存诸多挑战。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探索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提出优化实施路径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探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呈现出复杂现状。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现象普遍,众多教师虽然认同核心素养理念重要性,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落实,课堂教学仍以知识教学为主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大部分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未能有效体现,缺乏自主探究空间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感受不到数学价值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其在教学中应有定位,致使教学目标设计缺乏明确指向性。
考试评价机制仍以结果为导向,对学生思维过程关注不足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数学思维培养也面临挑战,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缺乏系统性,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不够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受限。课程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程度不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表面化倾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教研活动形式化问题突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缺乏有效支持。学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影响核心素养培养均衡推进。
二、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评价体系需坚持全面性原则,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明确评价目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确立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等关键指标,形成层次分明评价框架。建立多元评价主体打破教师评价局面,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鼓励家长适度参与构成多方参与评价格局。评价内容上应突破知识掌握狭隘范围,将数学思维品质、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态度习惯等纳入评价范畴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评价方式应注重多样化,结合纸笔测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形式立体呈现学生能力表现。评价工具创新方面开发数学思维能力测评量表,设计核心素养发展档案袋,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评价实施。评价时机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做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结果运用需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师提供教学调整依据避免简单排名比较。
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正数与负数》教学为例,教师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在课前预习环节设计情境任务要求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正负数应用实例,通过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应用意识。课中教学时围绕数轴上点与数对应关系正负数大小比较正负数加减运算等核心内容,设计递进式评价任务。如在学习负数概念时,创设气温变化情境,让学生通过温度计读数理解负数含义,评价其抽象概括能力;学习数轴时通过让学生在数轴上标注点、读数,评价对应关系理解程度;学习大小比较时设计猜大小游戏,评价学生比较策略;学习加减运算时通过建立得分与失分模型,评价学生建模能力与运算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实施路径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实施路径应创设富有挑战性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与学生经验相关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任务序列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推动教学方式变革,采用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过程。课堂组织上实行小组合作形式,鼓励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丰富数学学习环境。教师开发微课、动画等数字资源实现抽象概念直观呈现。数学思维培养策略上注重数学核心概念理解,通过概念图构建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设计多样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证明完整思维过程。
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轴对称》教学为例,教师采用多元路径实施核心素养培养。课前准备阶段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实例,如蝴蝶翅膀、建筑物等,建立数学与现实联系。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展示折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数学原理激发学习兴趣。核心概念学习阶段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折纸、描点等操作活动发现轴对称基本性质。如在学习轴对称概念时设计对折描点实验:学生在纸上随意画几个点,沿某直线对折后用笔透过纸面描出这些点位置,观察原来点与描出点间关系,自主发现对称点特征。轴对称性质学习时创设轴对称变换下图形哪些量保持不变探究任务,学生通过实测、推理得出结论。轴对称作图环节采用分层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要求按步骤作图,提高任务要求探索作图最少步骤,挑战任务设计造型美观轴对称图案。
结论: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探究可知初中数学教学应坚持学生中心理念,重视思维能力培养。科学评价体系是引领教学方向重要保障,多元评价机制有助于全面反映学生发展。优化实施路径需从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思维训练等方面综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关键因素,需加强培训研修。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明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4,(32):155-157.
[2]刘兴安.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7):109-111.
[3]吴秋颖.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探讨[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