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建设下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分析
宋婷玉
山东省淄博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习任务群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学习任务群建设下的单元作业,不仅能将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构建整体认知,还能通过情境化设计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基于此,本文将对学习任务群建设下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优势进行分析,并从主题情境创设、任务层级搭建、学科融合设计等维度探索设计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引言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任务群”理念,强调用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低年级语文是打基础的阶段,可传统作业多是字词抄写、课文背诵这些碎片化内容,跟不上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需求。所以,作业设计得转向结构化、情境化的任务群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围绕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分析低年级单元作业的优势,找适合学生实际的设计方法。只有高质量的任务群作业,才能让学生在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方面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减负增效”,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学习任务群建设下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的优势
(一)构建知识网络,深化整体认知
过去低年级语文作业大多围绕单课的字词、句式布置,知识之间缺少关联,学生学完一课是一课,很难把单元里的内容串起来。而学习任务群能够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把识字写字、阅读课文、说话写作等学习内容穿成一串珠子,形成有逻辑的任务集合。比如一个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单元,任务群会先让学生认识描写自然景物的字词,再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最后引导他们用学过的词语句子描述身边的自然现象。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零散地学知识,而是围绕单元主题系统地学,从整体上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慢慢形成对整个单元的全面认识,学习也从“单打独斗”变成了“团队作战”,更有条理也更有效率。
(二)情境化:激活学习兴趣,强化语言运用
低年级学生更习惯用形象思维去认识世界,对有趣的情境特别感兴趣。学习任务群就抓住这一点,设计出符合孩子心理的真实或虚拟情境,把原本枯燥的作业变成充满童趣的“任务挑战”。比如,在识字作业中,创设“字词小侦探”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秘汉字王国”的游戏里认识生字;在句式练习中,搭建“童话小舞台”,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对话表演【1】。这样一来,孩子们不再觉得写作业是被动的任务,而是像做游戏一样主动参与,从“要我做”的抵触心态,彻底转变成“我要做”的积极渴望。
(三)突破学科界限,培养综合能力
学习任务群提倡跨学科融合学习,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便可以整合美术、音乐、科学等多学科元素。比如设计观察记录、手工制作、实践调查等丰富多样的任务,让学生在画画、唱歌、动手操作或实地观察中完成语文学习。这样的作业能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锻炼动手和思考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让语文学习变得更立体、更有活力。
二、学习任务群建设下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方法
(一)基于单元主题,创设沉浸式任务情境
低年级学生天生想象力丰富,对故事性、游戏化的内容充满热情,而贴合单元主题的沉浸式情境,能让抽象的语文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体验。以“四季”主题单元为例,教师就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理念,创设“四季旅行团”的大情境,将整个单元的作业串联成一场跨越春、夏、秋、冬的“语言探索之旅”。在学习春天的课文后,设计“春日小侦探”任务:让学生带着观察本走进校园,寻找嫩芽破土、花开枝头的痕迹,用“我看到______像______”的句式记录发现。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任务,既呼应了课文中对春天的描写,又让学生在真实观察中练习了句式表达,仿佛化身课文里的“小主人公”,在实践中深化对“春风、嫩芽、花朵”等词语的理解【2】。而在学习秋天的内容时,则可以开展“丰收市集小掌柜”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在教室布置“蔬果摊位”,让学生用学过的“金黄、饱满、香甜”等词语为苹果、玉米、南瓜等“商品”设计宣传标语。这种游戏化的情境任务,让词语运用不再是机械的造句练习,而是变成充满趣味的“商业挑战”。通过这类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情境化作业设计,低年级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小听众”,而是主动探索语言的“小玩家”,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场充满乐趣的发现之旅。
(二)依据认知规律,搭建分层任务层级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个体差异显著,若作业难度“一刀切”,容易让基础薄弱的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也难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提升需求。因此,围绕学习任务群理念,将作业设计为“基础—提升—拓展”三级梯度,能让每个孩子都站在适合自己的“起跑线”上,逐步向更高水平进阶。以识字写字单元为例,教师就可以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分层理念,设计三类递进式任务。其中基础任务“生字小能手”主要面向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描红本、生字卡片等工具,让他们在反复抄写、朗读中熟悉字形字音,像搭积木一样逐层夯实字词基础。提升任务“词语拼图赛”,则针对中等水平学生,要求用所学生字组词并造句,如用“春”字组成“春天、春风”,再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春天来了,公园里开满了鲜花”。这种任务如同“词语闯关游戏”,既检验了字词掌握情况,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从“认识字”迈向“会用字”。拓展任务“故事创编营”,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挑战空间,鼓励他们用3-5个生字编写简短故事,如用“山、水、鸟、虫”创作《森林小卫士》。这样的任务像“语言魔法工坊”,让学生在创造性运用中深化对字词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分层引导,每个孩子都能在“最近发展区”找到成就感,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个性化学习,让语文素养在循序渐进中自然生长。
(三)融合多元要素,设计跨学科实践任务
在学习任务群建设下,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特别注重融合多元要素,打破学科界限,发挥语文“万科之母”的基础性与综合性作用。并且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单一的语文作业容易让他们觉得枯燥,要是把语文和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结合,能让作业变得丰富又有趣。以古诗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学习任务群理念,设计“诗画音乐会”这样的跨学科任务【3】。学生先化身小画家,根据《咏柳》《春日》等古诗描绘的画面,用彩笔、蜡笔把诗词中的场景画出来,通过美术创作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接着变成小音乐家,发挥想象力,为古诗配上简单的旋律,像唱儿歌一样把古诗唱出来,在韵律中感受诗词的节奏美。这种跨学科作业,学生既能在绘画、谱曲的过程中理解古诗,提升语文素养,又能锻炼美术创作、音乐感知,让各种知识相互碰撞,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需求出发,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用任务情境串联学习内容,设计有基础有挑战、有趣又有效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感受语文乐趣,同时提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刘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21):64-66.
[2]许双.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10):62-66.
[3]钟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