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张君华
阆中市凌家坝小学校 637400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育现实出发,聚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探究其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构建有效单元整体教学途径与提升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教师教学观念、课程资源整合以及教学设计规划等方面,提出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注重知识体系构建,创新教学方法并强化课堂互动,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议,期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教学途径
引言: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基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代教学改革重要方向。伴随新课程标准推行传统单一知识点讲解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体系构建与整体规划,注重各知识点间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完整数学认知结构。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诸如教师认识不足、教学设计零散等问题。因此探索构建有效途径并提出具体策略,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剖析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现状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认识不够深入全面问题。许多教师虽然接受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习惯按照教材顺序逐页讲解,未能从宏观角度把握单元知识体系导致知识点间联系断裂,学生难以形成完整认知框架。教学设计方面部分教师未能立足单元整体进行通盘考虑,教学计划碎片化明显且课时安排缺乏弹性,无法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造成某些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时间不足而简单内容却占用过多课时。
评价体系建设滞后也成为制约单元整体教学成效关键因素。现行评价方式仍侧重知识点考核忽视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培养,加之部分学校仍将考试分数是评价教学质量唯一标准,迫使教师不得不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技巧训练上,偏离单元整体教学本质目标。学生学习方面由于缺乏系统引导,不少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精神,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理解不深难以构建自身知识网络。家校协同不足同样影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效果,家长对此类教学模式认识不足配合度不高,有时甚至因教学进度看似缓慢而产生焦虑,给教师施加无形压力。
二、构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有效途径
构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有效途径需从宏观视角出发,构建完整知识架构体系。小学数学单元内容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教师应先通透把握单元整体脉络,明晰知识点间衔接关系形成教学思路图谱。课程教学可以采用整体引入-重点突破-知识串联-能力拓展循环递进模式,让学生先建立宏观认知框架再深入探究各部分内容,最后回归整体应用。教师备课环节应跳出就课上课局限,前瞻性规划单元全貌围绕核心问题设计系列课堂活动,形成螺旋上升学习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教学实施中应注重学习情境创设,巧妙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直观形象图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采用问题导向式单元整体教学路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通盘分析该单元涵盖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等内容,梳理出计算意义理解-估算思想培养-计算方法探究-计算技能训练-实际应用解决学习序列。单元导入环节设计购物情境问题:某超市苹果每斤5.6元,小明买了2.5斤,需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自然引出小数乘法学习必要性。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类比策略,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建立联系,让学生发现计算步骤相似性理解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例如引导学生对比2×3=6与0.2×0.3=0.06计算过程,发现小数乘法本质就是整数乘法后根据小数点位置调整。为加深理解设计情境化练习:“制作长方形花坛,长3.6米,宽2.4米,求面积”;“一块布每米售价12.5元,购买0.8米需多少钱”等,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小数乘法计算技能。单元整合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联系起来形成完整运算体系并设计开放性探究任务:调查家庭一周食品消费计算平均每天消费多少,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与生活应用意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升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具体策略
提升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质量需聚焦学习主体与认知规律,构建螺旋递进式教学体系。核心策略先体现在知识脉络梳理上,教师应提前解构单元内容绘制知识地图,明确关键节点与关联线索,为学生架构清晰学习路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链接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引领学生逐步探究,形成思维链条;情境教学贯穿始终,使抽象概念具象化,难点问题生活化并增强学习意义感与趣味性。多维互动学习方式也是提升教学实效关键,教师应当设计小组探究任务,鼓励合作交流;开展错题展评活动促进互学互评;组织数学辩论会,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实施中,可以运用三阶递进四向联结教学策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第一阶段采用知识溯源引导,设计情境:学校要购买篮球,每个篮球125元,需要买24个,共需多少钱?引发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回顾已掌握乘法知识建立新旧知识联结点。通过引导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异同,让学生发现计算本质相通仅数位增加,培养学生类推思维能力。第二阶段实施梯度探究,设计系列递进任务:先计算简单三位数乘两位数(如125×24)再涉及进位计算(如235×46),最后到复杂计算(如304×58),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发现计算规律与技巧。教师巧用拆分思想,引导学生将125×24拆解为125×20+125×4,通过简化问题突破难点;并运用错误分析策略,选取典型错误案例组织学生讨论错因,澄清易混淆概念。第三阶段开展整合应用活动设计开放性问题:设计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在100米至150米之间,面积最大是多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乘法知识结合实际情境解决问题。
结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专业素养培训,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等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未来教学实践中应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资源建设加强教研交流,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鲍茵茵.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及教学质量的提升[J].人民教育, 2024(17).
[2] 曹淑娟.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 2024.
[3] 普布.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J].传奇故事, 2024(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