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秋冬季节呼吸疾病的治疗与防控措施
彭君
四川省井研县农业农村局 613100
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疫病类型,这种疾病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引发,或是受环境应激因素、饲养管理不佳等因素。秋冬时节,气温大幅波动且湿度与通风状况不可预知,这使得病原微生物繁殖及流传更为便捷。低温环境下,生猪机体抵抗力变低,呼吸道疾病就变得越发易感且流传迅速,呼吸疾病会导致生猪生产性能直接受损,继发感染的可能性也不小,所以加重了疾病病情。
一、秋冬季节生猪呼吸疾病的主要类型与病因分析
在秋冬季节,生猪养殖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猪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和肺炎链球菌病等。而且,圈舍为了保温,常常是封闭的状态,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粉尘含量高,刺激呼吸道,破坏黏膜屏障。空气湿度变化和饲养密度大都增加了病原的传播机会,不良的饲养管理方式和营养不良也都增加其易感性[1]。在这种情况下和生理应激的影响下,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出现,而且常常表现为多病原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加大,防治难度增加。
二、生猪养殖秋冬季节呼吸疾病的治疗措施
(一)对症治疗
生猪在秋冬季节尤其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主要是因为气温下降和环境湿度的变化为病原体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和传播条件。首先需要维持圈舍内的温度相对恒定,不能出现明显的骤冷骤热状况,还要缩小日夜间的温度差异范围,而且需要做到适时通风换气,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若担心生猪的能量消耗过快,就应当供应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确保它们随时都能喝到干净且充分的温水,饮水或者饲料里还可以适量加入电解质类物质、各种不同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之类的添加物,这样做的目标在于提升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要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和大概病原种类恰当选用,要有针对性又规范。细菌感染可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这类广谱或者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病毒感染就可结合利巴韦林、金刚烷胺这些抗病毒药,减轻症状并且制约病毒繁殖。如果出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情形,则常常采用抗菌药同抗病毒药联合应用的办法,并且配合适当的增强免疫力或者中药制剂来提升治疗效果。在药物使用期间,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来用药,不能随便停止服用,也不宜大量超剂量,而且必须遵守休药期的规定,防止药物在肉品中有残留,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三)中兽医药辅助
中兽医药辅助治疗注重调节机体阴阳、改善整体状况、配合西药增效减毒、缩短病程。针对秋冬季呼吸疾病多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选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类中药,麻杏石甘散、板蓝根、金银花、黄芩等,可单方煎服或制成复方中药粉剂拌料投喂。对体虚易感的猪可加用人参、黄芪等补气扶正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中兽药毒副作用小、耐药性低,长期使用安全,但应根据病情、季节、群体等合理配伍,发挥最佳协同效应。
(四)对患病生猪进行隔离
对患病生猪进行隔离是控制呼吸道疾病传播 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策略的基本原理在于阻断 病原体在健康猪只之间的传播途径,从而控制疾 病的蔓延和减少整个群体的感染风险。实施隔离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需要对表现出呼吸道疾 病症状的猪只进行识别,这包括观察猪只是否有 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或异常行为等症状。一旦识别出患病的猪只。立即将其从健 康群体中移出。隔离区应设在养殖场的单独区域,与健康猪只有明显的物理隔离,如使用围栏或隔断。隔离区应配备单独的通风系统以防止空气中 病原体的传播,同时也应有专门的饲养和管理员,避免在健康猪只和隔离猪只之间交叉操作。隔离区的管理要求严格,包括定期使用有效的消 毒剂清洁隔离区,确保消毒剂能够覆盖所有表面,包括饲喂器具、饮水器和栅栏等。
三、生猪养殖秋冬季节呼吸疾病的防控措施
(一)饲养管理改进
饲养管理改善成为秋冬季防控生猪呼吸疾病的基石工作,要维持圈舍温度适宜又稳定,昼夜温差不可过高,达成保温与通风并重的目的,防止过热,杜绝霉烂臭物聚集散发有害气体。定期打扫粪便,削减氨气、硫化氢以及粉尘浓度,降低对呼吸系统黏膜的刺激强度,按照科学方法调控饲养密度,防止因拥挤引发空气污染严重化,病源流传,确保其新鲜干净、具备均衡性,且有充沛的温暖清水持续供应。应减轻搬运、分群等动作。如果必须执行此类行为,在事前,事中或者事后给猪添加维生素和电解质,从而增强它们抵抗疾病的能力,营造利于防治呼吸疾病的良好根基环境。
(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防范秋冬季生猪呼吸病的关键手段,要按照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来制订免疫计划,常规包含支原体肺炎疫苗、猪流感疫苗、胸膜肺炎疫苗、副嗜血杆菌病疫苗这些疫苗 [2]。在寒冬来临之前做好接种工作,这样能够保证免疫力在高危期发挥出效用。疫苗接种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途径以及时间差来实施接种,所使用的疫苗必须是质量合格并且保管恰当。接种前要做好健康的检查,不能在应激、发烧或者生病的时候接种,不然会干扰到抗体的水平,接种之后也要做好看管,及时处置过敏或者应激状况,从而保证免疫效果既稳定又持续。
(三)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举措是防控秋冬季生猪呼吸疾病的必要保障,需严控病源进入与扩散。要阻止外来人员,车辆,饲料等进到养殖场,必要时刻设消毒通道,并开展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新购进的种猪务必实行隔离观察,不少于30 天,确定健康之后再同群混养,定时给圈舍,饮水,饲料以及器具做清洁消毒,以削减病源产生。病猪被发觉之后立即隔离医治,制止二次感染发生,还要优化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流程,减小人的散播危险性,营造起全面化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结论:
秋冬季节是生猪呼吸疾病的高发期,疾病病因繁杂,传播速度飞快,而且容易交叉感染,这对养殖生产形成极大威胁。科学防控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方面要改善饲养环境、加强免疫接种、强化生物安全防范力度,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要在疾病突然爆发的时候做到及时诊断、正确用药,并采用多种方法共同治理,唯有把治病同防病相结合起来,形成起长久的健康管理机制,才可以减轻秋冬季节呼吸疾病所引发的危害,保证生猪养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安庆春 . 生猪养殖秋冬季节呼吸疾病的治疗与防控措施 [J].吉林畜牧兽医 ,2024,45(7):25-27.
[2] 王 卓 书 . 秋 冬 季 节 对 生 猪 呼 吸 疾 病 的 治 疗 与 防 控[J].2025(16):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