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作者

蒋小梅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210046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强调数学思维、表达、建模与反思能力。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反思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分析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调整策略,促进深度理解和知识迁移。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培养仍被忽视。教师普遍重知识传授与解题训练,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反思,影响了学习效果与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新课标强调反思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薄弱。首先,考试导向使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点覆盖与解题技巧,忽视过程性学习。其次,课时紧张,教师缺少组织反思活动的时间。同时,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性教学的系统培训,不知道如何设计有效的反思任务。此外,学生缺少反思意识,习惯“做完即忘”,对错误缺乏敏感,也缺少对解题策略的思考。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也进一步削弱了反思行为。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出现机械刷题、理解不足、学习兴趣低等现象,难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创设有助于反思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教师应在课堂中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例如,利用“认知冲突”,设计与学生原有认知不一致的问题,促使其主动反思知识结构。同时,通过设置开放性、多解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方法选择与比较中形成反思。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求解同一道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劣。此外,结合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培养反思习惯。

三、基于错题分析构建反思性学习机制

错题是反思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错题管理机制,不仅记录正确答案,更分析错误原因、总结正确解法,并反思如何避免类似错误。通过定期开展“错题分享会”,学生展示典型错误,讨论思维偏差,在互评和讨论中深化理解。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给予启发性反馈,而非简单判对错。例如,提示“是否忽略了运算顺序”或“理解了题意中的关键条件吗”,促使学生自我检查。错题反思不仅聚焦知识点,更要关注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如是否存在思路单一、忽视条件、概念混淆等,从而促进认知深度的发展。

四、借助数学学习日志培养持续性反思习惯

为了让反思成为持续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日志这一工具进行培养。学习日志不仅记录每日学习内容,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回顾与深度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今天学到了什么”“理解上还有哪些疑惑”“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下一步如何改进”等核心问题进行书写。这样的自我提问与解答,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监控意识。教师可定期查阅日志,给予针对性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认知盲点。长期坚持,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还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与此同时,学习日志作为一条可视化的思维轨迹,为教师实施精准教学提供了可靠依据。学生也能通过日志梳理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解,进一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通过多元评价与良好互动促进反思能力提升

多元化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往往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变化,而过程性评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状态与思维过程。教师可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反思。例如,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学习反思表”,内容包括掌握的知识、存在的困惑、收获最大的部分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与此同时,课堂中应营造开放、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提出疑问。教师通过引导性提问,如“为什么采用这种解法”“如果条件变化,解法是否也会变化”,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思维过程,发现潜在问题。除此之外,同伴互助学习也非常关键。学生在与同伴的讨论、质疑和辩论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通过不断反思他人和自己的思维路径,提升了元认知能力。良好的互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师还可借助线上平台,布置反思性任务,开展学习分享,延伸学习空间,使反思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持续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结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系统培养反思能力是提升学习效率和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启发性情境、利用错题反思、学习日志及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反思能力不仅助力数学学习,更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反思性学习将与智能化平台深度融合。教师应更新理念,将反思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自主、批判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梁小蓉 , 赵云涛 , 谭文旗 .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41(04):109-112.

[2] 姜 顺 芝 . 刍 议 转 换 法 在 初 中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J]. 成才 ,2024,(S1):48-49.

[3] 王敬乾 . 试析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途径[J]. 成才 ,2024,(S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