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刘婷婷
阜阳市淮河路幼儿园 236000
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然且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在户外游戏中,不同年龄段的互动与开放空间激发了幼儿对情境的多元感知与反应。这种自发的游戏状态促使幼儿在面对变化与冲突时,调动自身经验进行尝试与调整,逐步形成解决问题能力。当前教育实践越来越重视幼儿在游戏中展现的思维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强调通过行为理解其认知发展的轨迹。
一、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1. 促进认知发展,提升思维能力
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经历观察、判断、尝试和调整等认知活动,这有助于激发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1]。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幼儿能够逐步建立起因果关系的理解,提升自主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2. 增强生活适应,提升独立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主动寻找方法、尝试解决,逐步摆脱对成人的过度依赖。这一能力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也提升了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与独立性,促进其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3. 推动社会交往,促进合作意识
在集体环境中,幼儿常需要通过讨论、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与倾听能力,也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意见、理解规则与轮流等待。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归属感,有助于良好社会性的培养。
二、在自主游戏中发展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1. 借助自然环境,引导问题意识生成
自然环境以其开放性、多样性与不可预测性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刺激和探索空间。在自主游戏中,自然元素的介入不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也为他们在面对变化时主动思考与尝试提供现实基础。这种情境下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进行判断与决策 [2]。自然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天气、地形、动植物状态等,能够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不断调整行为策略,增强其适应性和思维灵活性。
在生态区或泥地等区域中,可以借助地形起伏、植被分布、天气变化等因素设计非结构化的游戏情境。例如,在种养殖区域中,当幼儿观察到植物生长缓慢或动物活动异常时,会自发提出诸如“为什么这株苗比别的矮”、“它是不是口渴了”等问题,并试图通过浇水、松土等方式加以干预。教师可以在不直接介入的前提下,通过记录幼儿的疑问与尝试过程,引导其建立因果关系的认知框架,使他们逐步学会从现象出发分析问题并形成初步解决方案。
2. 释放材料潜能,激发问题解决思维
游戏材料作为幼儿互动的主要媒介,其多样性和可变性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同材质、形态与功能的游戏工具能够激发幼儿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从而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配置与隐性引导,使幼儿在操作中经历认知冲突与调适的过程。
在泥塑馆或碳化积木区域中,应避免提供过于标准化或成品化的材料,而应选择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原始素材。例如,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可能发现积木堆叠过高易倒、形状不符导致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投放辅助工具如测量绳、平衡板等,鼓励幼儿在反复试错中寻找支撑点与重心位置。在此过程中,材料本身成为问题生成的起点,而幼儿则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发展出对稳定性、平衡性等物理概念的初步理解。这种以材料为载体的问题引导方式,能够在不破坏自主性前提下促进幼儿思维的深度参与。
3. 优化游戏空间设计,拓展思维调节路径
自主环境的核心在于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权与控制感,使其在无外部强加目标的情况下,依据自身兴趣与需求开展游戏。这种自由度不仅增强幼儿的参与意愿,也为其在面对挑战时形成独立思考与应对能力提供心理安全与行为支持。只有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幼儿才更有可能暴露真实的问题意识并尝试解决。
在野战区或滑索荡桥等高挑战区域中,应减少成人预设的任务指令,转而营造一个允许失败与重复尝试的弹性空间。例如,在连廊与滑索结合的立体路径中,幼儿可能会因高度差异、路线复杂而犹豫不前,此时教师不应急于示范或协助,而是观察其如何通过同伴交流、身体试探来决定下一步行动。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自我调节中逐步建立起风险评估与路径规划的能力。同时,环境的多层次设计也能满足不同年龄与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使他们在共处中相互模仿、启发,进一步拓展问题解决的视角与方法。
4. 引导表达回顾,构建问题解决框架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语言表达是情绪、想法的传递,更是思维过程的外化。鼓励幼儿在游戏后讲述经历、困难与解决尝试,能帮助其将零散经验系统化,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这一表达过程既是个体反思的成果,也是群体学习的宝贵资源。
在绘画区、音乐墙等富有表现力的空间,可设置“游戏回顾角”,供幼儿在游戏结束后自由讲述户外自主游戏体验。例如,幼儿在小车队或软地面大雪花片区域活动后,教师可引导其画出游戏中遇到的障碍,如车辆无法通过隧道、结构搭建不稳倒塌等,随后邀请其他幼儿聆听并提出建议。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口头组织与逻辑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在倾听他人经验时,能扩展自身问题解决策略。长期坚持此类表达训练,幼儿面对新问题时,能更快调动已有经验,形成更有条理的解决思路。自主游戏后的语言表达环节,如同搭建起一座桥梁,将幼儿的实践体验与认知发展紧密相连,让游戏中的每一次探索、每一次挑战,都成为促进思维成长与语言发展的重要契机。
结语
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探索空间,使其在真实互动中自然形成问题意识并尝试解决。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幼儿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反映出他们在复杂情境中不断调整策略的能力。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自主游戏中问题解决机制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揭示其内在逻辑,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与引导。
参考文献:
[1] 邹凤清 . 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 2022(5):78-80.
[2] 韦 媛 . 如 何 在 游 戏 中 培 养 幼 儿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J]. 明 日 ,2021(14):042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