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路径初探

作者

胡晓丽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473034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文学素养的功能,更应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与专业技能培养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语文能力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语文能力在学生的职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专业文献和技术资料;出色的写作能力能够使学生撰写规范、清晰的工作报告和项目方案;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面试、工作汇报和商务洽谈中脱颖而出。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融合意识淡薄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仍秉持着“语文就是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陈旧理念,未能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将重点放在课文讲解、语法分析、字词积累等方面,忽视了语文与专业的内在联系。例如,在讲解说明文时,只是单纯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和结构,而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来撰写专业相关的产品说明书、操作流程等。

2.2 教学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语文教材内容通用性强,与专业相关的素材较少,难以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例如,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大多以文学作品和通用语文知识为主,缺乏针对特定专业的案例、文献等资源。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教师难以获取到丰富、实用的专业语文素材。

2.3 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不畅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上存在明显问题。首先,语文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与专业实践教学脱节。语文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传统形式,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例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语文实践教学可以开展电商文案撰写、产品推广策划等活动,但现实中却很少有这样的实践安排。其次,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3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的路径

3.1 构建以专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职语文教学应紧密围绕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职业需求,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体系,需要在语文四项素养目标之外再加入职业素养目标。例如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目标不仅要涵盖基础的语文素养,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文档阅读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机械图纸说明、设备操作手册等专业文献,因而可加强对说明文阅读理解和表达。

3.2 开发基于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内容资源

为了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深度融合,需要开发一系列基于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内容资源。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对现有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融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文献和实践活动。例如,在语文教材中增加机械制造领域的优秀技术报告、护理专业的经典护理案例分析等活页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可组织专业教师和语文教师共同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应紧密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文本作为教学内容,如电子商务专业的产品推广文案、旅游专业的景点介绍;会计专业的财金应用文写作等。

3.3 采用项目驱动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和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促进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的有效手段。在项目驱动教学中,教师根据专业需求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如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设计“新设备推广方案策划”项目,要求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撰写推广文案、制作宣传海报,并结合专业知识介绍设备的性能和优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语文表达、团队协作和专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模拟教学法则是创设与专业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进行语文实践。

3.4 建立多元协同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建立多元协同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是确保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效果的重要保障。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企业评价等。教师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和专业实践中的表现,如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等。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融合的教学目标、整合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融合的教学方法、完善融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能够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融合的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J]. 苍中洪 . 教育与职业 ,2014(11)

[2] 对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J]. 邢彦琼 . 教育现代化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