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策略分析

作者

周小兰

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陈家中心小学 405402

引言

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的直观把握,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具备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改进。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意义重大。从知识理解层面看,空间观念是深入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石。小学数学中诸多内容,如平面与立体图形的认知、图形变换、位置与方向等,都紧密依托空间观念。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空间观念,才能清晰把握图形特征,理解图形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顺利攻克相关难题。从思维发展角度而言,空间观念能有力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探索空间图形和解决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从不同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尝试多种推理验证方法,这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严谨的空间推理过程也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缺乏创新。通常只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进行讲解,以文字和静态的图片为主,缺乏生动形象的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活动。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仅仅通过教材上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立体图形表象,影响了对立体图形知识的理解。

2.2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较为传统和保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探究活动,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对空间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深刻的空间观念。例如,在讲解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变换的概念和规则,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而没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图形的变换过程,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图形变换的本质。

2.3 实践活动开展不足

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实践活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开展。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观察、测量、制作、拼搭等实践活动,缺乏对空间图形的直接感知和操作经验,不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很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验证面积公式的正确性,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策略

3.1 借助直观教具与多媒体资源

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力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让学生通过亲手触摸、观察和拆解,直观感受图形的形状、大小、面的特征以及棱和顶点的位置关系。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拆开长方体模型,清晰地看到长方体六个面的组成,从而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2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建筑物、花草树木等,从不同角度描述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空间特征。例如,让学生观察教学楼的形状,描述其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样子,以及与其他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测量活动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空间图形的大小和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计算教室的体积;或者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通过排水法等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3.3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与推理

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是空间观念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例如,给学生一个几何图形的部分信息,让学生想象出完整的图形;或者让学生根据图形的描述,在脑海中构建出图形的形状。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推理能力。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图形的其他特征或位置关系。

3.4 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

小组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在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空间问题。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拼搭时,让小组学生合作,用给定的小正方体拼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并讨论哪种拼搭方式更合理、更美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活动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 [J]. 吴建富 . 教育艺术 ,2023(10)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策略探究 [J]. 吕文霞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