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
于秀丽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辽宁丹东 118000
引言
基层党员干部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法治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法治建设的基础。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在法治思维的培育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如法治教育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推进。如何有效破解这些困境,推动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转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困境
(一)法治教育意识薄弱
在许多基层党员干部这个群体里,对法治教育的意识依旧薄弱,缺少把法治思维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的自觉动力,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往往把法治视作形式,而不是当作工作及决策过程里的核心指导理念,此种情形归因于法治教育普及度欠佳,也和干部个人的思想见解及工作行为习惯相连,党性教育跟法治教育在思想上未形成有效融合局面,法治教育实际所产生的影响力受限。
(二)法律专业知识缺乏
基层党员干部往往没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功底,对法律条文的领悟仅停留在浅处,缺乏深入分析及灵活运用法律的能力,在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层面,不少基层干部借助经验与行政上的惯性,未形成切实的法治思维方式,此类状况造成在实际工作进程里,干部在事务处理中缺少法律的引导,往往把行政命令或个人经验当作主要凭借,对法律规定和程序的重要意义有所忽视。
(三)法治意识与行政惯性冲突
法治观念与传统行政惯性间的抵牾,成为抑制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成长的一个主要缘由,很多基层干部总是依赖行政手段以及传统经验去处理难题,面对复杂多样的法律规定及法治思维,往往会觉得陌生、难适应,尤其在处理牵涉群众利益及地方治理相关问题过程中,行政上的惯性大多时候优先于法律的相关要求,不少决策、措施未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实施,而是采用“随机应变”式的手段处理。
(四)外部环境的制约,法律执行力度不足
外部环境同样在基层法治思维培育方面起到了制约作用,法律实施力度不够、法律应用范围狭窄等情形,造成基层干部欠缺强烈的法治认知与信念,在部分区域,法律执行过程里出现执行偏差,也或者是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考量,法律执行效果同预期相比相差甚远,该现象让基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有“法律没啥用”的念头,从而进一步弱化了他们依法行政的积极性。
二、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突破路径
(一)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法治思维培育,应强化法治教育的目标针对性与实际成效,这需在法治教育推进过程里,全面考量基层干部工作实情及所面临的法律难题,制定适配其具体要求的教育内容跟方法。常规的法治教育往往显得笼统,缺乏针对基层干部工作常见法律问题的聚焦点,引发教育的实际效果差。法治教育应依照不同层级及不同岗位的具体所需,实施专题集训或进行案例剖析,协助干部领会法律知识应用的诀窍。法治教育不可只停留在理论维度,也需关注法律在日常工作里面的实际运用,采用现场演练、模拟法庭庭审等手段,促使干部于实际操作当中掌握法治精神及具体运用,增强其法治思维的实际操作能力,优化法治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完善法治教育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教育体系极具关键意义,现有的法治教育体系在内容设置上多倾向理论部分,遗漏了实践能力培养这一要点。基层党员干部所需的,不只是法律知识学习一事,更主要的是拥有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应对实际状况的能力。法治教育体系应突出强化实践环节构建,以设置法律实操课程、开展法治主题探讨和法律援助等活动为途径,使基层干部们在处理具体事务期间收获实战本领,提升法律实操水准。基层党组织不妨借助法律实务相关的专家与法律专业人士,构建法律实务帮扶平台,增进基层党员干部法治实际操作力,杜绝只停留在理论学习这个阶段。
(三)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法治观念的根植
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乃是推动法治思维融入基层的重要手段,在基层党组织内,应增进法治文化的宣扬与渗透,以文化引导推动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法治思维。基层党员干部应把法治当作一种社会价值理念,且要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范畴,党组织可借助开展法治文化讲堂、法治宣传事宜以及案例研讨等途径,增进法治意识的普及成效,以党章党规、法律规范为基础,营造法治化工作环境。也可利用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这类途径,扩充法治理念的传播力度,增进法治文化在社会里的认同感,持续营造法治的相关氛围,带动法治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引导党员干部将法治思维内化为认知自觉,进一步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落地实施。
(四)强化法治执行力和监督机制
增进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加强法治执行力以及监督机制是关键的组成部分,法治思维的培育,既需理论层面的教导,也需实践方面的积累,也需法律于实际操作情形下的切实履行。诸多基层地带有着法律执行疲软、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致使基层干部面临法律问题时,责任感以及执行力度皆不够。党组织需加大法治执行的力度维度,促进法律政策于基层的切实执行,具体对策是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执行相关督查机制,厘定责任追究规程,且加大对法律执行情形的动态管控。
结语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培养,不仅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通过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法治教育体系以及强化法治文化建设,能够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更好的法治理念和实践能力提升,促进法治思维的深植。各级党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切实落实法治教育措施,为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褚 楚 , 杨 弘 . 基 层 干 部 如 何 推 动 法 治 建 设 [J]. 人 民 论坛 ,2018,(16):164-165.
[2] 李彬 . 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的培养研究 [J]. 法制与社会 ,2017,(31):127-128.
[3] 张蓓蓓 . 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探析 [J]. 理论建设 ,2017,(04):36-39.
作者简介:于秀丽 (1980--) ,性别:女,籍贯:人,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职称:法学教授,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