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提高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探究

作者

谢威

山东巨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74900

引言

当前金融业态深刻变革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商银行在服务能力与内部治理层面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思想政治处于凝聚各方共识、引领前进方向、激发内在动力的关键位置上,其效能会直接对银行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影响。当面临着新形势以及新任务时,传统工作模式在内容针对性、方法吸引力、机制保障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愈发凸显,所以迫切需要探索能够提升其实际效果的有效路径。本文聚焦新时期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上,对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展开细致剖析,目的在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感召力和实际效果提供思路。

一、新时期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与业务发展、员工关切结合不紧

新时期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设计尚显粗放,难以契合行业快速变迁背景下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与员工个性化诉求。内容安排缺乏精密切片,未能依据不同条线岗位的职责特点或基层网点实际状况量身定制思想引导方案。当思想政治工作与信贷风控或客户服务等业务环节脱节时,其价值传递功能便流于形式化表面宣讲,削弱了对运营实践的实质性支撑作用[1]。

(二)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吸引力与时代感

部分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式时常囿于较为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习惯于依赖集中学习、文件传达、会议报告等常规手段,其固有的程式化特征使得信息传递过程显得相对静态,未能充分融入数字化时代广泛普及且员工习以为常的多元化传播渠道与互动载体,导致教育内容难以在员工群体中引发深层次的共鸣与主动参与的兴趣,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实际效果在无形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尤其难以将抽象的理论要求与员工日常面临的具体业务场景和个人发展诉求建立起生动有效的连接,使得部分教育活动在员工感知层面呈现出一定的距离感与疏离感。

(三)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新时期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建尚存疏漏,责任分工体系未能清晰厘定各层级主体权责边界,执行过程中的交叉地带常引发沟通错位,考核评价模式侧重于形式化统计而轻视真实情感渗透与行为转化成效,加之资源调配路径略显粗放,无法更有效适应金融服务升级态势,思想教育影响力在组织肌理中呈现式微倾向。

二、提高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对策

(一)强化思想引领,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监管要求与银行使命

农商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常态化的机制,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金融监管政策导向、履行自身普惠金融使命这些宏大要求,系统性地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议题设置与内容框架构建之中,避免宏大叙事与基层实践之间的脱节,关键在于引导全体员工深刻理解这些外部要求与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市场定位以及每位员工岗位价值创造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内在统一性。政策理论学习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的复述层面,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本行重点业务布局以及不同岗位员工的具体职责,着力阐释清楚国家鼓励的农业现代化产业链金融、监管强调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银行承担的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等任务要求,如何具体转化为各个部门、各个网点乃至各个岗位员工在日常业务推进中应当秉持的思想原则和行动指南。

(二)创新方式载体,线上线下融合

依托数字媒介特质重构内容传播路径,将党建理论要点转化为适配移动端传播的微视频与动态图文,在行内既有线上平台建立“云课堂”专栏时注重整合基层员工业务场景中的真实困惑。案例教学应当超越简单事例宣讲框架,重点构建还原信贷风控或服务纠纷等真实场景的案例库,组织不同条线员工围绕矛盾解决路径展开交叉视角研讨。情景体验则可设计成沉浸式角色扮演任务,例如客户经理在模拟厅堂环境面对突发舆情时如何兼顾合规要求与情感沟通,使抽象理论内化为肌肉记忆式的职业本能。技术应用须遵循认知规律设计互动节奏,当线上直播讲解清廉从业规范后随即推送网点实际操守自测题,形成知识传导闭环;线下工作通过分组拆解涉农贷款伦理困境案例,引导参与者在观点碰撞中自主构建行为准则。

(三)深化内容建设,聚焦员工思想动态与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将敏锐触角延伸到员工真实的职业发展诉求与日常工作中面临的思想压力层面,建立常态化的双向沟通渠道与动态信息收集机制,准确捕捉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层员工对于晋升空间、技能提升、工作价值认可的具体期待以及他们在业绩考核、客户服务、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中产生的普遍性焦虑点,以此作为设计教育内容最根本的出发点。基于对个体成长需求的深度把握,教育内容需要精心设计阶梯式的成长路径指引与相匹配的能力提升支持体系,将组织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职业愿景有机衔接起来,让员工清晰看到自身努力与银行发展之间的正向关联,实实在在感受到在银行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从而激发内生动力 [2]。合规教育内容则需彻底摆脱枯燥条文宣讲的旧模式,将监管规定、风险案例与员工日常经办的每一笔业务、接触的每一位客户、操作的每一个系统紧密联系起来,着重阐释违规行为对个人职业生涯、客户权益乃至银行声誉造成的真实且可感知的严重后果,引导员工将合规要求从外部约束内化为保护自身、保护银行的自觉行为习惯,并配套建立及时反馈与长效巩固的机制。定期开展合规宣誓、合规宣讲、下基层宣讲等活动,持续树牢“我的合规我负责、他人合规我有责、客户合规我尽责”的合规理念。

(四)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体系与科学考评

人力资源部门需主导制定涵盖党委班子成员至网点负责人的差异化职责清单,将思想政治素养培育深度嵌入干部晋升及薪酬关联机制,考核维度设计聚焦员工日常业务场景中职业道德坚守与价值观落地表现,例如客户服务过程中主动解决特殊群体金融需求的耐心程度的具体行为。评价流程应当设置季度动态述职环节,邀请风控及运营条线管理人员共同评估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成效,针对不同岗位设置梯度化思想引领核心观测点。信息系统支撑可建立跨年度数据追踪模型,重点监测青年员工接受文化熏陶后的工作态度演变轨迹。过程管理中探索建立思想动态预警反馈通道,当基层反映培训内容与旺季营销压力冲突时及时调整教育节奏,结合网点党建检查辅导,同步检验思想建设工作痕迹真实性,避免突击补录台账的形式主义倾向。

结语

新时期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内生动力得以真正激发的唯一途径,在于把思想引领深度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与银行中心工作之中,运用契合时代特征且满足员工需求的教育载体,将关注点聚焦在解决员工思想困惑以及发展诉求上,并且要有权责明确、科学有效的考评与落实体系作为辅助。未来需持续关注金融科技发展、员工代际更迭等新变量,动态优化工作方法,以此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始终成为推动农商银行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玲玲 . 农商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N]. 山西市场导报 ,2023-08-22(C03).

[2] 常凯 . 如何做好农商银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N].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2020-09-2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