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 社区”一站式智慧助老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李子祥 谭雪
淮北理工学院 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一、引言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将持续上升,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服务效率、精准度和覆盖面等方面存在局限,难以满足新时代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二、“人工智能 + 社区”一站式智慧助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一)深入调研老年群体需求
构建服务模式之初,专业团队深入社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进行全面调研。
(二)整合社区内外资源
1. 社区内部资源整合
与社区医院紧密合作,实现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联合社区内的超市、餐厅等商家,为老年人提供优惠购物、助餐等生活服务;挖掘社区内的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资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 社区外部资源联动
积极与周边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学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陪伴、知识讲座等服务;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平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服务的良好局面。
(三)搭建技术平台
1. 数据采集与传输
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智能手环、智能血压仪、红外感应器、防摔倒检测器等设备,实时采集老年人健康和生活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2. 数据存储与管理
建立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存储中心,对老年人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分析与应用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和分析老年人数据,构建老年人画像,精准预测需求和预警风险。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服务推荐和资源分配策略,支持个性化服务。
(四)服务内容设计
1. 健康管理服务
为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等服务。智能设备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提醒老年人及家属,并向社区医生发送预警信息。
2. 生活照料服务
开发智能语音助手,提供生活服务信息查询、家政预约、购物助手等功能。结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助浴、助行、助洁等上门照料服务。
3. 精神慰藉服务
开发智能聊天机器人,与老年人互动交流,提供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组织志愿者开展探访、陪伴聊天、文化娱乐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4. 紧急救援服务
为老年人配备一键呼叫设备,紧急情况可迅速联系社区服务中心或救援机构,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援服务。
三、“人工智能 + 社区”一站式智慧助老服务模式的实践案例
1. 天津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
采用“1+2+6+N”体系架构,通过智能语音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主动关怀、健康管理等 6 大服务及 N 个精细化应用。分析独居老年人家庭水电燃气数据,监测使用量突变并预警;构建应急保障联动机制,多部门协同处置。
2. 南头街道“AI 赋能・银龄智行”活动
采用“理论 + 实践”模式,对老年人进行系统化 AI 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智能工具使用方法,提升生活质量,探索社区智慧养老新路径。
3. 深圳市智慧养老示范区建设
在福田区园岭街道建立智慧养老示范区,采用“政府引导 + 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利用轻量化平台优先部署核心功能,降低重复建设成本。
四、“人工智能 + 社区”一站式智慧助老服务模式的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显著
1. 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服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响应老年人需求,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智能语音助手 24 小时解答问题,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健康与安全,使服务更及时有效。
2. 增强老年人幸福感与安全感
多元化服务满足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精神等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爱,提高幸福感。安全监护和紧急救援服务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增强安全感。
3. 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协同服务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覆盖面。
(二)经验总结
1. 以需求为导向
深入了解老年人需求是构建有效服务模式的基础,精准把握需求才能提供符合期望的服务,避免资源浪费和服务盲目性。
2. 注重技术适老化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考虑老年人接受能力和使用习惯,简化操作流程,设计友好易用界面和交互方式,方便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和服务平台。
3. 强化安全保障
老年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中要加强安全防护,确保个人信息不泄露、不滥用。严格把关智能设备质量和安全性,防止因故障或隐患伤害老年人。
4. 推动多方合作
“人工智能 + 社区”一站式智慧助老服务模式实施需各方共同参与合作。政府主导,制定政策标准,提供资金监管;企业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和服务;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发挥专业人力优势,参与服务组织实施,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
五、总结与展望
“人工智能 + 社区”一站式智慧助老服务模式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了创新方案。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整合社区资源,借助先进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成效显著。未来,应强化技术研发,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该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受益于科技进步,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J]. 中国民政 ,2022,(04):48-49.
[2] 赵东明 , 张继军 , 冯劲苗 , 等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社区服务虚拟人技术研究 [J]. 通讯世界 ,2025,32(03):22-24.
[3] 王海燕 . 社区养老资源“围墙”如何打破 [N]. 解放日报 ,2025-06-04(001).
[4] 吴谋凡 . 基于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控制与全场景的工作流神经节附着辅控技术应用 [J]. 集成电路应用 ,2023,40(08):41-43
[5] 曹瑾 . 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撑起幸福晚年 [N]. 包头日报 ,2025-02-19(003).
[6] 方凌云 , 曾钦蕾 , 崔欣怡 . 江苏三市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13):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