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作者

罗逢增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第二中学  5315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如肥胖率上升、近视率居高不下、心肺功能下降等。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其内容和实施情况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等都在快速发展,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能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塑造健康体魄。健康的体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拥有强健的身体,能让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因身体疲劳或疾病影响学习进度。

2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因素

2.1 课程内容设置因素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多个项目,但内容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合理的课程内容搭配能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发展,例如田径项目中的短跑可提升学生速度素质,长跑能增强心肺功能;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能锻炼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部分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足。一些运动项目技术难度较高,像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对于身体素质一般或缺乏运动基础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容易产生挫败感,降低参与积极性,从而影响锻炼效果。

2.2 教师教学因素

体育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其教学能力、态度和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显著。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篮球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战术配合练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从基本运球、投篮动作教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提高身体素质。但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2.3 学校体育环境因素

学校体育环境包括体育设施、场地和体育氛围等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充足的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如果学校拥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以及齐全的体育器材,学生就能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满足不同的运动需求,从而更好地提高体质。

3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3.1 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质健康需求,科学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一方面,丰富运动项目种类,除了传统的田径、球类项目,引入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飞盘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难度和进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力量训练方面,初一阶段可先进行简单的自重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随着学生身体发育和力量提升,初二、初三阶段逐渐增加器械训练的比重。

3.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关键实施者,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体育教育领域的最新理念、方法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3.3 完善体育设施与场地建设

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场地的投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合理规划和建设标准化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体育馆等体育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3.4 强化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体育学习情况和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如购买适合孩子的运动器材,陪伴孩子一起参加户外运动等。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该课程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结合课外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优化、学校体育设施和环境需要改善、学生学习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兴趣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等。

参考文献: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J]. 师朝阳 .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04)

[2]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 [J]. 袁勇 .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