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与实践

作者

伍朝海

贵州省织金育才学校 552100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关键学科,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实践,对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涵盖了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强调数学思维、数学态度以及数学应用等多维度的素养。具体而言,数学抽象素养能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提炼出数学概念、规律与结构;逻辑推理素养则助力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与论证,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数学建模素养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描述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求解;直观想象素养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原则

2.1 主体性尊重与能动性激发原则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中,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其个体差异与独特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认知风格、知识基础和学习节奏,导学案应适应这种多样性,避免“一刀切”的设计。例如,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点,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像在讲解函数知识时,可以引入手机套餐费用计算、出租车计费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2 逻辑性与系统性构建原则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导学案的编制必须遵循这一特点。在内容安排上,要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编排。例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先从基本的点、线、面概念入手,逐步引入图形的性质、判定定理,再到复杂的几何证明和计算,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设置一些过渡性的问题和引导性的提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实践性与创新性培养原则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应注重实践性。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他们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校园绿化面积计算、商场促销方案优化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并求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导学案要鼓励学生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实践策略

3.1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融合核心素养要素

在编制初中数学导学案时,首要任务是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并将核心素养要素深度融入其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核心素养要求。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章节,教学目标不仅要涵盖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等知识技能目标,更要融入数学抽象(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逻辑推理(运用推理证明方程根的性质)、数学建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利润最大化、面积计算等)等核心素养目标。

3.2 创设多元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学习热情

多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在导学案编制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数学史、数学游戏等多种元素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可引入古埃及人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创设历史情境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也可以设计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实践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3.3 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导学案编制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要求的导学案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导学案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简单例题的练习,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习信心。例如,在“整式的运算”导学案中,为这一层次学生设计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练习题,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运算规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导学案可增加拓展性内容和挑战性任务,如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探究性问题等,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3.4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制至关重要。评价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的评价。在导学案中,可设置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个环节。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原则、方法与实践效果。通过实践应用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数学核心素养测评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分析 [J]. 胡典顺 ; 钟琳 . 湖北教育 ( 教育教学 ),2023(10)

[2] 浅谈“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 [J]. 甄方洁 ; 赵鑫 . 中学课程辅导 ,2023(18)